说时似悟 对境生迷 当下除却心头火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杲禅师一见到他便说:“将军为什么起得那么早就来拜佛呢?”>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不是口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时似悟,对境生迷。”习气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江山易改,习性难除。”奉劝希望学道入僧者,莫因一时之冲动,贻笑他人。
达摩“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四道行”的人生哲理(安小悦)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特别立了“四道行”,要求弟子时时刻刻锻炼自己,在生活中体验、磨练,久之定力必增,慧性也就展示出来。达摩“四道行”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我们为人处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笔者就对“四道行”蕴涵的人生哲理略作介绍。四道行中的第二个法则是“随缘行”。达摩提示的第四个禅法是“称法行”。
心境还须自己开 宋代有个名叫张九成的居士,原为侍郎,中过状元,也算是一个文人士大夫了。大慧宗杲禅师的法号叫“妙喜”,故张九成说“特来参喜禅”。这就是禅者的境界。心中无佛者,绝对见不到佛,成不了佛。这一切取决于心境的高与低、空与实。而且关键还在于,心境只能由自己去开发,别人是代替不了,也帮不上忙的。
达摩“四道行”的人生哲理(安小悦) 达摩“四道行”的人生哲理安小悦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特别立了“四道行”,要求弟子时时刻刻锻炼自己,在生活中体验、磨练,久之定力必增,慧性也就展示出来。达摩“四道行”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我们为人处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笔者就对“四道行”蕴涵的人生哲理略作介绍。四道行中的第二个法则是“随缘行”。达摩提示的第四个禅法是“称法行”。
真放得下 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厌倦了战争,到宗杲禅师那里要求出家。宗杲禅师见了他便问:“将军为何这么早就来礼佛呢?”宗杲禅师开玩笑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将军大怒,...宗杲禅师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宗杲禅师哈哈一笑说:“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脾气,怎算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