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霍夫卡草原上的坦克大战 这场坦克战持续了一整天 7月12日,双方在普罗霍夫卡相遇,于是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遭遇战。双方同时参加普罗霍夫卡地区交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达1200余辆,还有大量飞机支援战斗。这场坦克战持续了一整天。在普罗霍夫卡草原上,到处是坦克的残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场最大的坦克遭遇战中,苏军运用了“扬长避短,近战肉搏”的战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次坦克战的胜利为苏军夺取整个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战东线上空的转折,苏德库尔斯克大空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决定性的战役之一,在这场战争中苏德双方全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跟武器,空战、空袭、反空袭交替进行,直...得库尔斯克地域烈焰翻滚,浓烟、砂尘遮天蔽日,并创造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日空战。双方共投入作战飞机1.2万余架,德国空军在会战中损失惨重,彻底丧失了苏德战场的战略制空权。
库尔斯克战役的前奏,进攻推迟绝非失败的主要原因 1943年2月2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损失了整整一个最精锐的第六集团军,以及部分第四装甲集团军。加上大量的罗马尼亚,意大利和匈牙利协约国部队。德军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1943年3月14日,德军重新占领了哈尔科夫,歼灭和击溃了苏军3个集团军。以俄罗斯中部的叶尼塞河为界,其西部的俄罗斯,从3月开始融雪,泥浆深及腰部。让我们放眼世界,以更广阔的视角,对这场搏斗进行观察。
为何列宁格勒的德军,比莫斯科斯大林和库尔斯克的德军还要顽强? 对斯大林来说,东线的中部和南部都在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反击,德军正在撤退。列宁格勒的战略价值不如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但苏军在这里的反攻却事半功倍苏军反复发起进攻,伤亡也不小,但收复的国土很有限,德军死战不退。斯大林和他的手下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兵和炮兵的火力准备,就成了突破德军防线的关键。包围圈中的苏军不断发起反击,处于围城状态的德军反而转入了防御状态。
库尔斯克突出部之战,深陷绝境的苏军,最终要如何克敌制胜? 库尔斯克,一个被后世永远铭记的地方。当德军在3月4日,对哈尔科夫发起攻击时,沃罗涅日方面军根本无力抵挡,最终只能在3月15日放弃哈尔科夫,向后方撤退。这个时候,库尔斯克就是一个巨大的突出部,好像它就是从苏军战线里伸出来的拳头一样。虽然说靠曼施坦因的计划,击败了苏军,取得了有利的战略态势。有鉴于此,希特勒推迟了进攻库尔斯克的堡垒作战计划,要求曼施坦因先补充部队,然后再对苏军发动进攻。
二战库尔斯克大会战,德军为何不计后果要拼光家底? 所以,当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以后,德军就制订了针对苏联装备力量重点打击的计划方案,并集全军装甲之力与苏军展开坦克大决战。二是德军的装甲力量成军较早。但是,作为德军来讲,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军在作最后的困兽犹斗,也是德军拿出全部家底在做最后的疯狂。
二战德军堡垒计划,为何成为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的一锅夹生饭 在这种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候,德军提出了堡垒计划,以曼施坦因和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为代表的主战派们,极力怂恿德军统帅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装甲打击行动,以期改变自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德军不断败北的严重局面。实际上,曼施坦因提出堡垒计划的时间是5月份,那时,苏军在库尔斯克并没形成有效的防御纵深,苏军的坦克打击力量也没有集中到一起。
库尔斯克战役,二战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会战,苏德1200辆坦克大战 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7月5日至8月23日二战苏德战争期间,苏军在库尔斯克实施了战略性防御和进攻战役,史称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在库尔斯克附近驱逐德军,因而苏军在库尔斯克形成一个很大的突出部。因此1943年苏德围绕着库尔斯克进行了多次会战。
曼施坦因指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给苏军的打击有多严重? 曼施坦因成功的组织了哈尔科夫反击战,暂时稳定住了东线,给德军赢得了调整部署的宝贵时间,形成东线德军即便处于被动,但也能基本维持住战线,一步一步有序撤退,而不是雪崩式的大溃败。哈尔科夫反击战苏军共有三个集团军的全部外加第四个集团军的一部,还有一个完整的坦克集群被德军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