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天空的立法者 第谷逝世后,开普勒利用遗留的大量资料,利用几何曲线表示火星的运动,发现火星运动的轨迹不是圆,而是椭圆,并且运行速度不匀。1609年,开普勒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发表了着名的第一和第二定律。开普勒的发现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而开普勒关于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则是无论自然界的星球,还是人造天体都必须遵循的规律。1630年,开普勒在雷根斯堡于贫病之中去世。
欧洲天文学天才开普勒逝世,他的成就地球人都知道 明思宗崇祯三年,即1630年11月15日,德国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号称“天空立法者”的一代科学天才,神圣罗马帝国皇家数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拖着贫病交加的虚弱躯体,满怀着被欠薪数月的愤怒无助,悲凉的病故在这寒冷的冬天。>然而更令中国人陌生的是,这位今天对于中国人,都不算熟脸的开普勒,在他同时代的大洋彼岸,也就是中国明朝,竟然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开普勒的时代,也正是东西方科学交汇的火热年代。
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去世 开普勒全名约翰尼斯.开普勒,是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那开普勒简介是什么样的呢?开普勒出生于1571年,他的家庭情况并不好,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位于德国威尔。这对于他的成就有着极大的好处,而且第谷去逝的时候,将自己的所有资料都留给了开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