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和尚传4 随着时间的流逝,德清也反复思量自己修持用功的所得。每思念及此,德清就自惭自己业障深重。所以,人们尊天台山为天台宗发祥地。如果说当年在涌泉寺由常开和尚为之剃度出家,是德清人生的一大转折;那么这回得融镜法师的针砭,德清顿认昔非而今是,跳出歧途而归正道,则是其人生道路上的更大的一次转折,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印象。参禅有所得,然而德清心中总自疚道业未成,随风飘荡,惭愧之心日渐沉重。
虚云和尚传8 到了怒江岸边,正值山洪暴发,半夜时分高达几十尺的洪峰突然翻滚而来,德清险些被卷走。在唐古拉山下的冰河旁,仅以不到一个时辰之差,德清与众人躲过了葬身雪崩之中的危险。在藏区行进,德清在饮食方面更是困难重重。德清顿时感到信心倍增,前往印度朝拜佛陀圣迹的宏愿更加坚定。在不丹境内,德清又数次遇险。幸亏得到善良的不丹人救助,德清又醒了过来。几天后,身体得到稍许恢复,德清又继续往前走去。
虚云和尚传6 众人见状都劝德清赶快随众前行,以免迷路。可德清则以自己宏愿已立,岂可食言,坚持在风雪中三步一拜地蠕动。翌日早晨起来,腹痛略缓,德清仍坚持三步一拜往前行去。到初五日,德清开始闹腹泻,一日之中泻了十多次,所泻之物竟是红白相杂的痢液。然而,病摧人体,德清的双脚无力支撑了,竟用双手爬行。在显通寺住下后,德清到全山诸寺逐个进香。
虚云和尚传12 高旻寺坐落在扬州邗江茱萸湾,距扬州中心仅10里,濒临大运河西岸,势扼三汊洪流。高旻寺不仅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而且素以禅风严厉而着称于世。每年冬季举行十期禅七,定为恒例。当年,德清法师更由于数月前就得到高旻寺方丈月朗和尚亲自到九华山相邀,要在七月初一日之前赶到进堂参加禅七。可是德清因为溺水过久,身体损伤甚重,口鼻流水不止,虚弱得很。为了及时参加禅七,德清未能将溺水得病之事告之常住。
虚云和尚传11 入住之后,遵松岩和尚之嘱,助之修葺殿宇。期间,经松岩和尚引见与杨仁山居士相会,与之商讨因明学有关问题。此后,普照和尚在此开讲《华严经》,德清为之助讲。也就在清光绪十八年秋,应妙莲和尚之召,德清法师南下回到福建鼓山,拜谒离别已久的妙莲和耀成两位恩师,并分别在他们座下承嗣了临济宗和曹洞宗法脉,成为临济宗第四十三世、曹洞宗第四十七世传人。
虚云和尚传10 结束了在锡兰的朝礼,德清转回缅甸首都仰光,礼拜了大金塔,供养鲜花和圣水。进入云南之后,德清即发愿前往世人尊为迦叶尊者弘法道场的鸡足山朝圣礼拜。而且,寺僧各属一房,全山计10房派子孙,各立门户,世代子孙相传为业。然而,在上封寺与恒志和尚见面,谈及30多年前欲往衡山出家这段因缘,德清感触很深。从衡山下来,德清来到九州通衢之地武汉,到宝通寺参拜志摩老和尚,得授大悲忏法。
虚云和尚传9 眼见这一切,德清知道越来越接近佛迹圣地,心中充满前所未有的法喜。德清觉得心中有股前所未有过的温暖安慰之情油然而生。德清与众朝圣者一道进入河中沐浴。由此而深入地思考,德清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勇气倍增,再也无须久留异国他乡,要回到祖国去。于是德清决计原路返回,争取早日回到祖国去。在那庄严无比的佛牙塔里,德清虔诚地礼拜佛陀遗留的牙和骨舍利,心中的法喜更为充实。
德清窑是否是最早青瓷窑 德清窑是否是最早青瓷窑“即使是以现在对青瓷的评判标准来讲,德清窑出产的瓷器完全符合成熟的青瓷水平。”虽然绝大部分专家都认同了德清官窑的...水准,但在是否就此证明德清窑属于青瓷窑这一点上,专家们都各自表述了保留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