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

小莲的故事

小莲的故事陈美羿慈济人,用无形的黄丝带,迎接每一位回头的浪子,每一颗忏悔的心。小时候,小莲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小莲上小学一年级时,父母离婚了,四个小孩暂住外婆家。聪明又叛逆的小莲,用尽所有的...表达她的...。小莲说︰“可是不知不觉的又爱它、吸收它,时常看着它发呆。”小莲说︰“一件更奇妙的事发生了,我竟然主动戒了毒。”

照顾瘫痪母亲的小孩

照顾瘫痪母亲的小孩二○○四年,印尼慈济人下乡义诊,其中一站是当格朗县的小村庄。义诊期间,一位印尼妈妈来向慈济求援,原来她从亲戚那里获知慈济的信息,因此把握唯一的机会,向慈济求援。妈妈的生活起居,都由三兄妹照顾,最大的男孩十六岁,平日除了照顾弟弟、妹妹,还要协助妈妈的起居。慈济村的门诊部,也天天为她复健,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

来不及的悔恨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为人子女没有尽到孝心,确实很可惜。然而从古至今,来不及的故事时有所闻。他听说慈济医院是一所很好的医院,有很多志...帮忙照顾他,就转院到慈济医院来。

保生大帝的传说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漳州、泉州、厦门与隔海相望的台湾省岛,以及东南亚一带,坐落着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吴夲宫庙。此外,发现于龙海的《白石丁氏古谱》,其记载也从某一侧面透露出吴夲生前的相关信息。吴夲生前高尚的医德,在此有很明显的体现。此外,《白石丁氏古谱》中,也留下一些有关吴夲生前的信息。这一记载为吴夲出生于白礁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 最景仰的证严法师和慈济功德会

证严法师以慈悲喜舍的大愿,起救苦救难的大行,在东台湾省创建了千秋万世的济人志业。从一九六六年起迄今,在他的引领下,从三十位信众所组成的「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经过三十六年岁月的洗礼,如今奇迹似地发展成为约有四百多万会员的庞大慈善团体。一九六六年一个济世团体的雏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就在法师与四位出家弟子和三十位信徒的愿心下组织起来了。

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

我们拜佛之后,有一位比丘尼师问我们来自何处我说是台北来,要拜访「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客厅的四壁,挂满了从民国五十五年以来,历年...颁发的奖状,奖牌,匾额,还有总统蒋经国先生,前副总统谢东闵先生,以及台湾省...前主席林洋港先生到精舍来参观,与证法师合照的大幅照片。证严法师,故乡是台湾省台中县清水镇,她在幼年便承嗣给自己的叔父,因此,以叔婶为「父母」,随父母移居到现在台中县的首邑丰原镇。

一人学佛,全家转运

一人学佛,全家转运>爸爸和两个弟弟经常出状况,我不是替他们还赌债,就是到派出所保人。如今,爸爸认真投入慈济,两个弟弟也有了正当职业;“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现在,我终于能成为无愧的慈济人了。

亿万人心中的菩萨--证严法师

在这幕后,则是证严法师与她发起和主持的慈济功德会,堪称台湾省的良心存底,台湾省的大慈大悲。“上人”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证严法师。

大慈无悔 慈善国际化

「蓝天白云」是许多灾难现场第一个看见的身影,端上第一碗热汤,递上第一条救急的款项,在慌张失措的时刻,总有慈济志工肤慰陪伴。「能助人的人,就是有福的人。」>「能救人的人,就是菩萨。」近四十年来,慈济立足台湾省,脚印却已踏遍全球五大洲,当您踏上任何国度,都能见到蓝天白云的身影,穿梭在需要帮助的人身边,给予最及时的温暖。

一文钱,一个动人的故事

而这文钱,却重过一块砖;涓滴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平常她不断告诉两个女儿知福惜福的观念,鼓励她们将每月任务所得捐出分之一反馈社会,就当作是一本无形的存款簿,不怕被盗领,也不会有风险,反而增加福慧及慈悲心。全家一致同意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