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 >高昌王麹文泰也是信佛的,听说玄奘是大唐来的高僧,十分敬重,请他讲经,还恳切要他在高昌留下来。玄奘在天竺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天竺十八个国的国王和三千多高僧到会。>玄奘和尚百折不挠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人民。>由于玄奘取经这件事本身带有传奇色彩,后来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唐僧取经的神话。
轻松读史之大唐(202):西游记——一个偷渡团伙的故事 接下来一年多时间,他继续全力以赴推动着大唐王朝的扩张。东边,持续对高句丽作消耗性攻击。根据方位推测,从巴蜀继续往西南方向走应该能到这个身毒国。历史规律是很厉害的,汉武帝想干的事,到唐朝时又因为差不多的原因被拣起来继续干。下一步双方的对抗在所难免。所以现在你知道:《西游记》里孙猴子嚷嚷什么‘大唐钦差、通关文牒’,通通是唬人的。玄奘同学一行,根本就是个偷渡团伙。
曲女城法会(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时,戒日王是印度各邦国的盟主。戒贤法师收到信後,召集全寺的僧众评议,选出玄奘、海慧、智光、师子光四人。玄奘法师获胜後,戒日王叫侍臣装饰了一头大象,请玄奘法师乘坐,由贵臣陪同保卫,到人群中巡行,接受庆贺。
玄奘大师 寺中又派遣二十人将玄奘领到正法藏的住处——戒贤论师处。戒贤论师又用了九个月向玄奘讲授第二遍。玄奘告诉戒日王,秦王是当今国家的天子,是位大圣人,他的恩泽普被天下,所以有这样的歌咏。戒日王对玄奘大加赞赏,宣布玄奘法师辩论获胜。不久,玄奘向戒日王辞行,要返回祖国。他们命令部属将玄奘送出国境,并施舍青象及钱财无数。玄奘退回了金钱,乘坐着大象,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向北挺进。
中国和尚与国外高僧学者雄辩十八天无人能敌 此举引起了小乘佛弟子的极大不满,最终导致了曲女城法会的召开。戒日王在大会一开始便与玄奘大师等诸师共同供养、礼拜会场上安置好的释迦佛像,然后传令各国王及一千多名声誉颇高、学识渊博的高僧以及五百余名声望学识非同寻常的婆罗门及外道并二百多名各国大臣依次进入辩论会场,其余僧俗大众场外就坐。玄奘大师一人高居论坛,一连十八天阔论雄谈,无一人能辩倒他,也没有人能改动《制恶见论》里的一个字。
历史上的今天6月4日 印度戒日朝国王戒日王出生 回到战场的戒日王更加英勇,在婆尼的辅助下大获全胜,赶跑了两敌国军队,恢复了穆里克国,由拉芝修黎担任名义上的女王,实际上由戒日王统治。后来在612年坦尼沙和穆里克两国正式合并,戒日王任国王,迁都曲女城,历史上将这一年作为戒日王朝的开端。不过戒日王对南印度遮娄其王朝的战争则遭到挫败。
一人灭一国:王玄策灭印度的神话是怎么来的 拜东瀛作家田中芳树《天竺热风录》所赐,唐朝贞观年间的一位使者王玄策,成为了一人灭印度一国的传奇人物。王玄策被迫逃到吐蕃进行求援,才揭开了一人灭一国神话的序幕。但是很多人可能不满于王玄策只灭了一个叛臣阿罗那顺,非要把东印度的迦摩缕波国也加到被王玄策吓得俯首称臣的队伍里。田中芳树永远只是一个小说家王玄策对印度的胜利,可能仅仅是唐朝军威上的收获。
玄奘 (饮誉天竺 留芳华夏) [size=19pt]玄奘[size=11pt]高僧大德的故事加入时间:2007-12-2810:44:45点击:447曾经统治古代印度的戒日王向全印度发出敕命,命印度知识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界的一切有识之士,共赴曲女城,参加他亲自举办的无遮大会。这名中国僧人终于被整印度人所接受,成为来自异邦的佛教领袖。玄奘十岁时,父亲病故。他的哥哥长捷法师深知玄奘的远大志向,对他的决定表示赞同。在向法常学法时,玄奘一次向他提出了十个问题。这也并非玄奘的本意。
玄奘大师的故事--求学弘法 但没有一个不被玄奘法师犀利的词锋,和正确的理论所击退。当时玄奘法师,最受戒日王的敬崇。于是,玄奘法师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中,结束了他的演讲,接受了在会大众赐给他‘全印度第一位佛教权威学者’的荣誉。十八位国王,纷纷把名贵的礼物献上,并向玄奘法师道贺,但都被奘师婉谢拒受。玄奘法师的成就,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简直是中国民族的光荣,中国留学生的光荣,以及中国佛教界的光荣。
真实的唐三藏—玄奘大师 举行大会的戒日王非常高兴,赏赐给参加大会的众人许多财物。这位扬名异域的中国僧人,就是唐初的著名僧人,中国佛教四个译经师之一,被尊为“三藏法师”的玄奘。玄奘兄弟四人,他排行最末。玄奘十岁时,父亲病故。他的哥哥长捷法师深知玄奘的远大志向,对他的决定表示赞同。玄奘又一次名振京师。众人簇拥着衣衫褴褛、面色憔悴的玄奘走向大殿。此时的玄奘,衣衫被流出的汗水浸湿,上面沾满了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