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

大清如何“扫黄打非”:禁毁书籍与奴化教育

大清如何“扫黄打非”:禁毁书籍与奴化教育  雍正六年(1728年),护军参领郎坤向皇上递了一份奏折,结果倒了大霉,遭遇“革职,枷号三个月,鞭一百发落”的严厉处置。他犯了什么大错?奏折中有句话“明如诸葛亮,尚误用...

大清如何扫黄打非:禁毁书籍与奴化教育

有清一代,禁毁小说作为官方行为,呈常态化存在,堪称“思想阵地的重要分战场”。清廷禁毁小说,主要是为了统治需要,以封建道德控制民众思想。有清一朝,禁毁书籍与奴化教育始终并行,最终使得清朝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对传统风骨和人性摧残最烈的一个朝代。这次大清查焚毁书籍无数,行动到乾隆五十七年才告一段落。一是书越禁越受欢迎,《水浒》是清廷禁止次数最多、禁毁措施最为严厉的书籍,但偏偏也是拥有读者最多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