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

她是日本人,却嫁到中国支持抗日,从不教孩子日语,女儿家喻户晓

她本是日本人,却果断嫁到中国支持抗日,且在之后的生活从不教孩子学习日语,有一个女儿家喻户晓。最后相爱的两个人决定结婚,但她的家里人坚决反对她嫁给中国人,由此她为了与蒋百里结婚,和家里彻底断绝了关系。直到1938年,蒋百里在担任一个大学校长期间,他不幸去世,而这时,恰恰是抗日的...期,蒋佐梅作为一个日本人,她却毅然决定,永远不回日本,也不教孩子们日语。

“太君,花姑娘的,大大的有!” 抗战中汉奸与鬼子到底是怎么交流的?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1945年结束,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之久。多数情况下,汉奸们会无障碍地听懂太君们的意思:“太君,这里的,花姑娘的,大大的有!”鬼子真是这样跟中国人交流的吗?这种影视剧中常见的奇怪汉语并非没有来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一种叫做协和语的中介语言。

晚清的日语教材长啥样:用传统注音方式来编写

在研讨会现场,复旦大学教授周振鹤说起一本由慈溪商人编撰的日语教材。这份日语教材长期未被关注,却在中国日语教材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用传统注音方式来编写有意思的是,王仁乾并没有经过专门的语言学训练。

100多年前,梁启超教人们这样学日语,靠谱吗?

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自一千年前已经开始。汉字为当时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日本人提供了借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汉字深深影响了日语和日本文化。汉字和依照它创制的平假名、片假名,构成了日文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