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

三家分晋,赵魏韩如何处置晋国国君?

三家分晋,魏斯成为晋国最后一任中军将,此时晋国国君为晋幽公,从这时候开始,强盛的晋国开始谢幕。三家分晋,晋国的核心地带,河东郡分给魏国,而绛都和曲沃,恰好都在魏国河东郡。如今晋国之于魏国,好比梵蒂冈之于意大利,虽然没有威胁,但毕竟也是一个诸侯。晋幽公的夫人很早就过世了,魏斯一直不同意其再另娶,晋幽公只好将就,与仅存的几个姿色平平的宫女苟且。

你不知道的历史--原来「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是被活埋的

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去世了!根据《左传》《国语》等书的记载,晋文公死时是四十多岁,但是按照《史记》的记载晋文公死时是个年近古稀的老头!但晋文公的死却非同一般,送葬的时候,居然发生了「”诈尸”现象。【晋文公影视剧形象】公元前628年,春秋第二位霸主晋文公拿好自己的盒饭先走了一步。自曲沃代翼以后,曲沃这一支国君已经将首都迁到了绛城(今山西绛县),但晋国的历代国君却都埋在曲沃(山西

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晋国为何会败亡

春秋,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春秋时代诸侯常年相互战伐,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号称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主要由齐国、楚国、晋国、秦国几个强国坐庄。春秋形势图齐国最早称霸,齐桓公乃毫无争议的春秋第一霸。此后的齐国虽然维持了大国的地位,但再也未能称霸。秦国由于地处西方,东进道路为强晋所阻,秦穆公的霸主昙花一现。真正主导春秋舞台的则是晋国和楚国,而绝大多数

古代男尊女卑,神秘小妾墓里珍宝,竟超过夫君!

晋国博物馆内景晋穆侯墓地63号墓,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的曲村,这里被考古人称为「”晋国皇家陵园”,因为在这一区域内,分布着9组19座晋侯及其夫人墓。其中,有8组是一夫一妻,唯一的例外是第九组,在这个名为晋穆侯的墓葬内,是一夫二妻异穴合葬。63号墓,就是其中一个「”妻子”的墓。专家发现,63号墓的墓主人晚于晋穆侯和另一位夫人下葬,墓室的规模是呈「”中”字形的双墓道,规格比晋穆侯还要高!而且出土的文

韩姓起源 韩姓的起源

韩氏来源主要有四: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为唐叔虞之后裔,韩侯为其得姓始祖。曲沃武公夺得晋国君位以后,灭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韩国,封其叔父姬万于韩,称为韩武子,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称韩氏。于是其宗室子孙以国为氏,称韩姓,并大多聚居在古时的颍川郡。黑龙江省的富裕柯欠克孜族嘎普韩部落也取汉姓的韩为姓。彝族安韩氏省掉“安”改为单姓韩。这是韩姓比较晚起的一个源头。

春秋末年的三家分晋,赵国魏国是建国,而韩国却是复国吗?

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分别称为了战国七雄之一。而关于这三家在晋国崛起的旧事,赵国和魏国都是很清晰的,唯独韩国的祖先有些矛盾的地方。关于韩国先祖韩武子的出身,有人认为其是曲沃武公的叔父,也就是说他是晋国公室出身。

文史宴:西周灭亡后出现两个周天子,互相卖地给诸侯导致王室衰微

文/平沙无垠「”二王并立”乃是两周之交的一件大事,惜乎太史公手头史料不够丰富,致使此事于《史记》失载。然而,《左传》《竹书纪年》(无论今本古本)与新近发现的《清华简·系年》均交代了此事件的许多材料。尤其是《系年》的记载,让我们了解到周平王的东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件,而是历经了三十多年的一个漫长过程。平王派与携王派的互相征战,也是导致王室卑而诸侯起的一大直接原因。毕竟,两派的对立,使得双方不得不以土地

晋献公为什么逼走重耳,逼死太子?不要再拿骊姬当替罪羊!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一场影响巨大的政治动荡,被后世叫做骊姬之乱。在这场动乱中,重耳被迫流亡,二十年后才回到晋国继位成为春秋霸主。而重耳的哥哥,当时的晋国太子,直接在这场动乱里被迫...。那么这场动乱的罪魁祸首,真的只是骊姬这样一个女人吗?英雄一世的晋献公为什么没有阻止这场动乱的发生?其实骊姬只是被当做了替罪羊。关于对骊姬之乱的描述,基本是来源于《左传》。整个记录都非常精彩,细节也很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