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竟然如此评价李鸿章 梁启超与李鸿章现在大多数人都持梁是个正面人物,而李基本上是一个负面人物。李鸿章顽固地维护清廷利益,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梁启超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协助光绪皇帝推动维新变法。然而,梁启超却专门给李鸿章写了一本传记,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
李鸿章其实很不想当“卖国贼” 李鸿章其实很不想当“卖国贼”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 *** 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mda...
晚清中国外交 大国礼仪与西方规则的碰撞 晚清中国外交 大国礼仪与西方规则的碰撞 中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存在了2000多年。它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靠对近乎猖獗的外族入侵逆来顺受。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征服者要么被迫接受中国文化,要么逐渐淹没在被征服者的海洋中,而中国...
北洋水师最高军演竟让太监“校阅” 北洋水师最高军演竟让太监“校阅” 听说,冯小宁的《1894甲午大海战》7月6日全国公映,很想看看,一是基于对海战的兴趣,二是想了解一下,几十年过去了,文艺界对北洋水师有了什么新认识。可是,等了一个月,深圳院线根本没此片的排期。问深圳嘉禾影院老总...
为什么唐、辽、元、明都封有宁王 宁王详细介绍 宁(níng)王(wáng)。宁(níng)王(wáng)。唐。辽。元。明都封有宁(níng)王(wáng)。其中较著名的有两位。分别为明初代宁(níng)王(wáng)朱权和四代宁(níng)王(wáng)朱宸濠一般史书。小说。影视剧中提及的宁(níng)王(wáng...
《日本国志》:一本书与甲午战争 《日本国志》:一本书与甲午战争 1895年秋冬,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刚刚惨败于向为中国轻视日本,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群情激愤,痛心疾首,广州民间书局羊城富文斋印行了曾任中国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此时此刻,此...
揭秘李鸿章遗产约合人民币10亿元 清末一代重臣李鸿章(1823——1901年)在代表清廷于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以后,于阴历九月二十七日(公历11月7日)抑郁病逝,享年78岁。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当政期间,曾通过各种途径聚敛了可观的财富。...
揭秘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何避战求和? 揭秘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何避战求和? 临战之际和战争之中,李鸿章和光绪皇帝是两个关联密切并可资比较的重要人物。李鸿章是清方参与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军队的实力派要员;而光绪皇帝,正在“亲政”期间,是有一定“实权”的时候,在...
清末民初的西风东渐:传教士在中国 从传教到翻译中国经典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批传教士自西方来到中国,向中国人「传播上帝的福音」。有意思的是,好多传教士在向中国人传播基督教及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自己为中国文化所吸引,最后成了有名的汉学家。在这些人中,英国传教士理雅各是非常典型的一位。 理雅各(Ja...
李鸿章痛批清末报业:编辑不讲真话 报纸无新闻价值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理想与现实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