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龙

“万历三大征”,明朝最后的疯狂与辉煌

万历三大征是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至廿八年间,先后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三役分别为: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宁夏之役:1592年哱拜之乱。哱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因功升为都指挥。万历初为游击将军,统标兵家丁千余,专制宁夏。万历十七年,以副总兵致仕,子哱承恩袭职...

万历三大征:万历年间抗倭援朝战争的胜利

对明朝震动最大的主要有三次,即宁夏拜、播州杨应龙相继叛乱,日本侵略朝鲜,对辽东地区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后人把这三次战争为三大征。三次战争中,明朝都及时地应对,派出精兵强将进行镇压或征讨,尽管都取得了胜利,但是代价也是沉重的。三次战争耗尽了国家的财力,女真人随后以暴风骤雨般的态势兴起,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国,从此明朝陷入了战争的深渊。其子朝栋,弟兆龙等被俘,解至京师处死。

播州之役详细资料

播州之战,即平播之战,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期间发生,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总督李化龙率军平定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乱的山地丛林战。为万历三大征之一。唐朝末年杨端设计陷害死打败南诏的穆天星,继而割据播州,世袭官位,历经两宋与元朝统治后,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首领杨...

杨家统治播州700多年,一直拥护朝廷,为何明朝万历时就造反了

追溯杨家统治播州的历史,从唐宣宗在位时,杨家祖上便因平定播州有功,接受朝廷任命,负责统治播州。就在张时照告发不久,贵州巡抚叶梦熊也弹劾杨应龙诸多不法之事,要求朝廷予以严惩。就在杨应龙出征在路上时,朝廷由于改变了策略,所以又命杨应龙班师回朝。于是,经过朝廷同意后,王继光率军围剿杨应龙。随后,朝廷派兵部侍郎邢玠处理杨应龙一案。据不完全统计,侵扰湖广一共48屯,造成的损失不可估计。

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皇帝都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为何他却做到了?

在西南地区,土司世袭罔替,握有当地的军政大权,对于中央仅有定时缴纳赋税的义务,中央无权决定土司的任免和选拔。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了明朝。利用祖辈积下的的财产,杨应龙不断吞并其他土司的领地,渐渐成为了当地的土霸王。杨应龙不愿束手就擒,因此立即发动了叛乱。西南的土司们由此迎来了他们的末日。由此也彻底完成了秦始皇的理想,完成了真正的、彻底的中央集权与大一统,并让后任统治者们代代受益。

“播州之役”是如何打响的?是谁在推动杨应龙反叛?

是谁在推动杨应龙反叛?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杨应龙不想叛、明神宗不想打的态度。面对明军连败于杨应龙播州军的事实,明神宗有些怒不可遏,但是由于大明在平拜之役和援朝之役中耗费了大量的兵力、财力,使得明神宗仍然不想同杨应龙大打出手,而杨应龙在拒绝了军师孙时泰“乘明军兵力尚未完成集结之机发兵直捣成都、劫蜀王以自保”的建议后,也表明了自己不想叛的态度。

杨应龙不想叛,明神宗不想打,播州之役怎么爆发的?

>>按理说,在杨应龙想叛、明神宗不想打的情况下,事情也该到此为止了,可是随着新任四川巡抚王继光的到来事态开始急剧恶化。——《万历疏钞》>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杨应龙不想叛,明神宗不想打,为何播州之役还是发生了?

这个家族若不亡,明朝可能也不会亡,抗清绝对是主力军

而杨氏家族确是实实在在掌权七百余年。若是这个家族可以一直传承下去,估计清军也不是他的对手,可能明朝可以挡住清军。播州归降,仍由杨氏家族治理。此战伤亡十余万人。抗清预测若是没有这场战争,明朝不会损失如此巨大,不会加重百姓负担。播州军一直不停地作战,战斗力从未衰减,如果抗清,一定是重要的力量。播州杨氏灭亡,杨应龙是有很大责任的。

苗疆播州之战:20多万明军围剿杨家将后人,724年的杨氏土司终结

播州土司的...城堡海龙屯开篇语:播州之战,终结杨氏土司724年的政权。但是在清朝之前,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贵州一个强大的延续了724年的杨氏土司政权就被明军给灭亡了。杨氏土司还多次打败了明军,最后李化龙带着多省20多万的明军围剿,苦战114天,才最终消灭了杨氏土司,可以说是代价惨重了,耗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