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

瓜田李下成语故事_成语“瓜田李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 【释义】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出处】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晋·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主人公】 【近义词】瓜李之嫌 【反义词】 【成语故事】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

「 ”颜筋柳骨”之柳公权

陕西省出的名人不少,上一篇文章我们说了孙思邈。这一期我们就说说另一个也是铜川耀州的名人,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

[专家点评] 唐柳公权 玄秘塔碑拓本

[专家点评]唐柳公权玄秘塔碑拓本此为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拓本。《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或以为筋骨特露,虽遒媚劲健,然晋法至此大变矣。明王世贞《池北偶谈》:“玄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

“天姿迥异 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

“天姿迥异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这里所介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是其行草书的精品代表作之一。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为“兰亭八柱第七”,书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时年六十四岁。

柳公权发奋练字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着名书法家。柳公权进了华京城,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挥洒自如地写对联”,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当老人告诉柳公权写字的“秘诀”后,他恍然大悟,“从此发奋练字”,终于成了一代名家。

唐代诗人史青五步写成一首诗,却鲜有人知

曹植七步成诗,可唐代有个人却不服,这个叫史青。开元初年,他上书自荐说:曹植七步写成一首诗,我五步就能做到。史青也是走运的很,爱才的唐玄宗当即授予他左监内将军之职。>柳公权有“三步诗”,即走出三步,写成一首诗。>到了宋代,寇准创造了纪录:他三岁时三步写成一首诗。关于寇准的“三步诗”故事,可能有不确证之处。而史青的“五步诗”是记录在《全唐诗》中的。

柳公权的故事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着名书法家。柳公权进了华京城,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挥洒自如地写对联”,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当老人告诉柳公权写字的“秘诀”后,他恍然大悟,“从此发奋练字”,终于成了一代名家。

瓜田李下的由来

某次唐文宗问工部侍郎柳公权说,近来外界对朝廷的措施,有什么不满意或批评的地方?柳公权听了以后却说:像这样瓜田李下的嫌疑,哪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啊!柳公权说瓜田李下这句话,就是援引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这句诗─君子防未然,不处瓜李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而来的,引申为君子应当有所避嫌之意。>同样的,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其侄儿在家乡生活难以为继,朱元璋便向马皇后提议要让他出来做官。

柳公绰生平事迹 柳公绰和柳公权是什么关系

柳公绰柳公绰别名柳元公,小字起之,是唐朝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兄长。柳公绰生平事迹>柳公绰,字宽,小字起之,京兆华原人,唐朝官员。柳公绰著有《和武相锦楼玩月得浓字》《题梓州牛头寺》《赠毛仙翁》等作品,于832年逝世,时年68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为“元”。唐代的柳公绰、柳公权兄弟为柳氏大放异彩,使这个柳氏成为了一个著名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