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书法欣赏

唐代使用的是什么字体?解密隋唐文字的发展演变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

书法简介

书法简介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以毛笔表现汉字的艺术。它是中国文字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形成的特有艺术。书法既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也具有其欣赏性的艺术价值。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公元前后流行到日本等国,至今不衰。  表现手段  表现手段书法成为一...

书法

甲骨文已出现书法艺术的要素,如整齐美观的观念。小篆自汉代以后虽失去通行价值,但仍为历代专攻的书法艺术品类。唐代亦是楷书鼎盛时期,书法家辈出,初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法家。中唐颜真卿书法在初唐成就的基础上开创新书体,结体以拙为巧,风格雍容大度、宽博雄伟,称为颜体。两人并称“颜筋柳骨”,他们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产生于隶书盛行的汉代,由隶书简率的写法演化而成。

走出楷书传统模式 开辟楷书创新途径

走出楷书传统模式开辟楷书创新途径楷书自汉末发轫,经三国两晋至南北朝达到了成熟,在书法史上形成了第一个楷书...。从楷书自身来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传统模式:之一:楷书是传统审美时期的书体,永字八法的模式,是楷书难以创新求变的紧箍。楷书创作要走出上述三种传统模式误区:就要打破永字八法的紧箍,克服碑刻呆板痕迹的约束,把创作者的心态寓于书写节奏之中,才是楷书创新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