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的「新军」是什么军队?新军简介 甲午中日战后,清 *** 为加强陆军力量,下令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提督聂士成、温处道袁世凯等编练新式陆军,「习洋枪,学西法」,史称新军,全称「新建陆军」。这支军队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军制、训练以及装备,一切依照德日制度,由德国人为主的洋人教习,是清朝最后一支有战...
揭秘摧毁大清的致命谣言 揭秘摧毁大清的致命谣言 谣言的另一版本叫“清 *** 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人”,大约是被处决的彭、刘、杨三位革命党人都剪掉辫子的缘故。尤其是10月10日早上被捕的三十标排长张廷辅也是剪了辫子的人,这更让人相信当局确实是在“捉拿没...
张之洞与辛亥革命 读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人们往往会产生疑问: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同盟会,把武装起义的重点放在华南沿海地区,为什么辛亥革命却首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起义策划重点的武汉爆发?为什么武昌起义在没有同盟会领导人指挥的情况下,一炮打响获得成功?1912年,孙中山应黎元洪...
变革年代的多元选择 变革年代的多元选择 甲午、庚子之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朝廷和政治精英选择了多种的变革道路,如堆新运动、排外拒变、立宪运动、清末新政、民主革命等,期望振兴中国。面对不断变换的局势。清廷及上层官僚的应变心态和应变对策慢慢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差异。 关键词:清廷...
新军何以变成军阀?北洋裂变之原因 随着南方新军纷纷站在湖北新军阵营,战力睥睨天下的北洋新军更是选择取而代之。其后,北洋之裂变也悄然上演。早在咸丰年间,湘军崛起,这支近代军阀之鼻祖,清朝的庙堂之上,对于兵权之旁落,开始给予关注。这些曾经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清朝新军,已经种下了裂变为军阀的种子,在日后北洋新军“大家长”撒手缰绳之后,群雄逐鹿的北洋群雄,再也没有了新军之初飒飒鹰扬,而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军阀混战。
蓝天蔚生平都有什么主要成就 蓝天蔚生平简介 蓝天蔚被选送入武备学堂学习,先后受到德国和日本式的军事教育及训练,很快成为湖北武备学堂的一名优秀学生。蓝天蔚在校期间,结识了吴禄贞、张绍曾,三人学习成绩突出,志趣不凡,被人们称为“士官三杰”。蓝天蔚积极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之中。5月2日,改名为学生军,推举蓝天蔚为队长。>1903年5月3日,蓝天蔚对参加学生军的全体人员进行体格检查,根据身体的强弱编成甲、乙、丙三个区队,每个区队下编四个分队。
北洋新军统制吴禄贞曾欲进攻北京 发兵前遇刺 武昌起义爆发前,吴禄贞已经升任北洋新军第六镇统制。清...迫不得已,一方面只好接受“滦州兵谏”提出的十二条立宪主张,另一方面又急忙派遣北洋新军第六镇的统制吴禄贞率部前往山西镇压革命起义。经历曾在湖北新军发展革命党人很多人会问,为何吴禄贞能和阎锡山策划直接进攻京城?吴禄贞被徐世昌派往吉林延边一带调查边务,后被任命为陆军正参领帮办吉林边务。吴禄贞因此功绩,被誉为“间岛英雄”。1910年初,吴禄贞被调回北京,
是“流血革命”还是“和平独立”?各省将会采取何种独立方式? 湘省则同样以新军起事,会党响应,惟政权落入立宪派手中。蔡锷第二种为立宪派提出“和平独立”,脱离清廷统治,获地方督抚同意接纳。其建立之革命政权,主要由立宪派与地方官僚把持。上述各省之立宪派,因革命党策动群众起义,兵临城下,为维持和平及秩序,被迫采取此一策略应变。张百麟、立宪派任可澄,未能说服巡抚沈庆瑜,自治学社即令新军当晚行动,又以革命派军人杨荩诚出任都督。
纸上山河:“太湖秋操纪念杯”里的新军马炮营队暴动 袁世凯北洋新军参与了河间秋操和彰德秋操,太湖秋操的主要部队是张之洞的南洋新军。无独有偶,参加此次秋操的湖北第八镇,正是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部队。就在太湖秋操准备得妥当的时候,光绪与慈禧相继在11月14、15日去世。距离秋操地点太湖更近的安庆亦传来一个消息,11月19日晚安庆马炮营队官熊成基率兵起义。19日晚,熊成基带领炮营士兵攻取集贤门,但奈何六十二标二营营官薛哲临阵犹豫,延误战机。
百年前新闻报道湖北新军成推翻清廷先头部队 文/蒋太旭>>“现代操练方式带来新的精神面貌”>百年前《伦敦新闻画报》持续关注>湖北新军成推翻清廷先头部队>武昌首义成功后不久,1911年10月21日的《伦敦新闻画报》再次将视角聚焦中国新军:“据说已经有25000多军人加入革命队伍,他们大多训练有素,革命军人在手臂上缠一块白布作为标志。”1896年,张之洞逐步淘汰湖北旧军,按德国军制改编成新式陆军。湖北新军由此成为推翻清廷的先头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