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肺补肺”并无科学依据 不合格猪肝、猪肺含“瘦肉精”残留量最高,秋燥润肺慎服“猪肺汤”。进入秋季,许多体弱和慢性病患者也到了“多事之秋”,不少相信“吃肺补肺”的市民更热衷于煲猪肺汤。食品药品监管局专家提醒,“吃肺补肺”并非解决“秋燥”的除根办法,市民可补充水果、蔬菜等维生素,更科学、安全地“润肺”。今年至今尚未收到食用猪肺导致“瘦肉精”中毒的报告。
猪肉偏红脂肪少可能含瘦肉精 质检部门提醒:慎购皮肤红脂肪不足1厘米猪肉,因为这样的猪肉很可能含有瘦肉精。猪食用瘦肉精后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可以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含有“瘦肉精”的猪肉皮肤很红,臀部较大,猪肉的脂肪层很薄,通常不足1厘米,对有这类表象的猪肉产品,建议消费者购买猪肉要谨慎。
猪肺含毒量高居内脏之首 吃肺补肺无依据 随着秋季的临近,一些相信“吃肺补肺”的市民习惯在这段时间多喝猪肺汤,以达到润肺的效果。不过来自食品专家的意见称,如果生猪体内瘦肉精含量超标,猪肺的含毒量可居内脏之首,市民们应当科学地认识猪肺的营养价值,谨慎选购猪肺等内脏食品,远离瘦肉精。专家认为———营养价值不高与猪肝相比,猪肺实际上并不具有多少营养价值,“吃肺补肺”的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因此,吃猪内脏尤其是猪肺导致瘦肉精中毒的风险会更高一些。
面对“毒猪肉”谁敢下口 添饲“瘦肉精”后,猪的生长速度加快,瘦肉相对增加,这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的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专业户的“秘密武器”。但这种决心仅维持到11月7日,一起震惊全国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又发生在广东省河源市,484人集体食物中毒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随后,北京市卫生局在对市场上86头生猪的抽检中发现,“瘦肉精”的检出率为25%,这一数据与农业部对北京市场的抽查情况基本相符。
三种伪劣、病毒猪肉的识别 猪肉是城乡居民的主要肉食之一,春节前后更是用肉高峰,要避免食用劣质、病毒猪肉,必须掌握科学识别的...:注水猪肉的识别一、观肉色。“瘦肉精”猪肉的识别一、观察活猪。进栏休息的待宰生猪,凡皮毛异常光亮,呼吸急促,后臀部外形饱满并且突出,四肢严重颤抖或非外因而卧地不起者,可以初步判断为“瘦肉精”的猪。
怎样识别使用过“瘦肉精”的瘦肉? “瘦肉精”是一种俗称,它的真正名叫“盐酸克仑特罗”,又称氨哮素、克喘素,属于β-肾上腺素...,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瘦肉精”在饲料中添加量是治疗量的5~10倍,且使用周期长,对家畜机体代谢容易产生副作用,人食后可出现心率增快,肌肉震颤、站立不稳等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患者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