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

明朝那些事儿

有气节的人并不只有以上的这几个人,与齐泰一同在广德募兵的翰林修撰黄岩、王叔英在听到齐泰被抓的消息后,知道大势已去,便沐浴更衣,写下了他们人生最后的遗言:生即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然后他们双双自尽而死。对于这两位书生而言,他们已经做得够多了,诚如他们的...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员悍将,可惜孙子不会用,要不然朱棣不一定成功

首先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屡立下战功,深受朱元璋赏识。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当年朱元璋没有选择他的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这定会引起他儿子的不满,特别是他儿子朱棣。因此,朱元璋将盛庸这名将才留给了朱允炆。后来,盛庸、铁铉乘夜出兵袭击,大败燕军,济南得以解围,并乘胜成功收复了德州。朱棣下旨将盛庸打入牢狱,不久,盛庸悲愤...。

地图上的战争:朱棣变身「 ”上帝宠儿”,两次天降狂风,挽救大局

可上天似乎总在冥冥之中帮助朱棣,因为第二天交战的时候,一件曾经发生在朱棣身上的怪事再一次发生了。两次交战,两场狂风。朱棣俨然已经成为了上帝的宠儿!但是朱棣每每突其前地,而官兵则断其后援。而在辽东地区的部将杨文才开始缓缓进军,他却不知道朱棣已经带领大军回援北平,前锋部将刘江不仅仅是重兵把守着永平,还放出了消息说自己要南下救援朱棣大军。

(26)建文帝帐下第一名将——悲情大将盛庸

朱棣在获得了两次胜利之后,信心大增,想要攻占济南,可是这一次他面对的是一个决心获得胜利的无名小辈盛庸。但许多燕军被火器所伤,大将张玉死于阵中。在这次战役中,燕军精锐几乎丧失殆尽,盛庸军声威大振,建文帝朱允炆为此祭庙告捷。盛庸派遣千名骑兵追击,被燕兵射箭击退。交战后,盛庸军持盾而进。盛庸率军力战,斩其大将谭渊。燕王朱棣攻入南京,自立为帝,盛庸率余部投降,随即奉命驻守淮安。

他是皇帝最后的王牌,晚了一年 ... ,性质完全改变

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出现了巨大的隐患。那就是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面临强藩林立的局面。建文帝每一天醒来,看到地图上叔叔们占据的地盘,就如鲠在喉,非常不舒服。因此,他不久就和齐泰、黄子澄等亲信削藩,也将最大的藩王朱棣逼反了。本来,燕王朱棣造反,实在是一件胜算很小的事情。虽然他的实力不弱,但毕竟是以一隅敌全国,无法与中央抗衡。

他多次打败朱棣,被称为「 ”南军第一将”,投降后却被逼自尽

而当年的建文帝手下有这么一号人物,多次击败北地燕军,时人称南军第一,他就是盛庸。燕军围攻济南,但守城的盛庸等固守城池,稳扎稳打,使得燕军三个月毫无战果。在解除了济南的危机后,盛庸等还乘胜收复德州。之后的盛庸更是被任命为平燕将军,担任南军伐燕的总兵官。攻入南京的朱棣自立为帝,盛庸在无力回天的状况下,率领残余部队,向朱棣投降。归降朱棣后的盛庸,被朱棣任命为山东的安抚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