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

宣化上人:为什么诵经没有感应

不要管闲事,因为你拜佛比什么都重要;你诵经、持咒也比什么都重要。真正的专一就是用一个心来拜佛,来诵经、持咒,才能有感应道交的力量。“感应道交难思议”,虽然性空寂,但是中间可有一种感应,这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你这儿礼佛,佛受你的礼,你增加你的福慧,这是感应道交难思议。你说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什么感应,你那儿尽打妄想,怎么会有感应!

猴效罗汉

当时,南山之中住着五百猕猴,见道人供养塔寺,也合计着效仿罗汉。朝夕礼拜,如那五百罗汉一般。"于是用天眼观察,才明白自己原来猕猴之身,皆因效法请罗汉戏造佛塔,以此功德,虽被洪水淹没,却得生于天上。并将五百猕猴效法五百罗汉,建寺造塔,绕塔礼拜后遇洪水,命终生天的经历详细讲给五百婆罗门。他们启发婆罗门,说道:"效法罗汉,戏造塔寺,尚能获福如此。

佛陀的六种礼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礼拜着。“佛陀也有六种礼敬的...。”善生很高兴,皈依了佛陀。

进寺院应注意的礼仪

无论善男信女,还是文人游客,进入佛教寺院,通常应注意以下礼仪。衣帽等物,尤其不可放在经上。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如果父母对佛教反感,可以至诚礼拜观世音菩萨

如果父母对佛教反感,可以至诚礼拜观世音菩萨>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将来永离生死之苦。这位弟子听了印光祖师的话,回去后就至诚念观世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把一切功德回向给母亲。

心有千千结 礼拜化为无

心有千千结礼拜化为无佛说:父母是世间福田。近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等共同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其中第十二条就是打开父母心结。闲来无事,端详着父母那慈祥和蔼的面容,忽然间想起德证法师讲法时开示的一句话:家中两尊佛,郑重勤礼拜。我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德证师父的...,想师父肯定有办法。通过礼拜,母亲几十年的心结终于打开了,她原谅了女儿所有的过错;通过礼拜,扫除了妈妈心中的阴霾!

忏悔礼拜诵经 喉咙豁然开解

七天忏悔礼拜,诵经声传一里外晋时,帛法桥,喜欢转读佛经,但声气不足。他于是绝食忏悔七天七夜,礼拜观音菩萨。第七天,他觉喉咙内豁然开解,声音响彻一里之外。远近的人都惊叹,都来观听。此后,他昼夜诵经,哀婉通神。他到九十岁时,声音不变。

星云法师讲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感应

老师于是拿起戒尺,笞打我的手心,一面笑嘻嘻的责...:“你这家伙!怎么不会背啊?太傻了,你要拜拜观世音菩萨求智慧啊!”“啊!礼拜观世音菩萨,就会有智慧吗?太好了,从今以后,我要好好的礼拜观世音菩萨”在佛教僧团里一切生活起居,要随着团体进退作息,个人不能随便活动,即使拜佛也有一定共修的时间,不可以自由随便。

佛门礼仪常识之礼敬佛陀入门须知

李炳南居士编着入寺须知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摘自法苑珠林卷十五礼佛的好处礼佛,就是向佛礼拜,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若常向佛行五体投地的叩首礼,其痊愈速度,更是具有立杆见影之效。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莲花部及金刚部”等之合掌与礼拜...。

虚云和尚传7

孝亲之道是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德清继而登华严寺礼拜杜顺和尚塔和清凉国师塔,再到牛头寺礼拜玄奘法师塔。在终南山经2年多的禅修之后,德清感到有所收获,但疑情难尽,禅关未透,于是决计再次外出云游,以广参名师,亲近善知识,求益请教。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历来人们尊之为普贤菩萨弘法道场。相传普贤菩萨当年骑白象来此弘扬佛法,普济众生,功德圆满。德清上山以来,一路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