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周福清科场行贿案详情 于是众所周知,鲁迅所说的家庭变故,就是祖父周福清的科场行贿案。有名周福清者,遣人赴浙江正考官殷如璋舟次呈送信函。经殷如璋将递书之家丁陶阿顺扣留,押交苏州府收审。所以,“非将周福清查拿到案,不能审出实情,相应请旨将丁忧内阁中书周福清即行革职,归案审讯。”那是经过审讯,案情基本查清之后,给皇帝的一份情况汇报,并且提出了量刑的方案。
周福清的结局是什么?蹲八年大狱后惨死 周福清得知自己的同年殷如璋被朝廷派来充当浙江省主考的消息后,立即动起了心思。三人接连提审陶阿顺,并通令周福清的原籍绍兴府会稽县,迅速查拿周福清。对这一处理意见,光绪帝没有完全接受,他在刑部奏折进呈的当天即十ニ月ニ十五日颁下谕旨,宣布仍将周福清处以死罪,只是“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于是,周福清就被牢牢地关押在杭州的监狱之中。这样,周福清蹲了八年的大狱,出狱后只过了三年,就死去了。
周福清科场行贿案给后代造成了什么影响?改变鲁迅人生 在清朝光绪十九年,也就是1893年,发生了一件科举舞弊案,这场案件的案情并不复杂,但却是科举制废除前最后一桩科场案,同时这个案件却影响了一位著名人物的命运,那个人就是鲁迅!不过周福清官瘾不小,后来又花钱捐官,得了一个内阁中书的职务。光绪皇帝闻讯后,下旨“案关科举舞弊,亟应彻底查究,丁忧内阁中书周福清,著即行革职查拿到案”。此时周福清已经得到了风声,躲到了上海租界,后来儿子周用吉被捕,周福清只好出来自首。
鲁迅家族为何从小康之家变得穷困潦倒? 鲁迅在《鲁迅自传》一文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鲁迅家族到底经历了什么,会到「”几乎什么也没有”的地步呢?一、周家发迹鲁迅家族的发迹,源于鲁迅祖父周福清的中举。周福清画像。1871年,周福清科举高中,旋即被任命为七品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