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

卫所制度导致明亡国

黄宗羲在青少年时代曾写过不少应酬唱和的诗文,也写过学术专著,今保存下来的有《西台恸哭记注》(写于崇祯十一年,时二十九岁)、《四明山古迹记》(写于崇祯十五年时三十三岁,原稿五卷,康熙十二年改定为《四明山志》九卷)余皆不见。明朝灭亡的历史事实给黄宗羲以极大震动,于是他开始认...

黄宗羲简介: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

>黄宗羲>黄宗羲,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黄宗羲一生坎坷,经历了明清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在刑部审判这六人时,黄宗羲也出庭了。这六个人犯中的李实,事先派人送给黄宗羲3000两金子,只要求黄宗羲说明,李实是受魏忠贤的指使,而不是出于本人的意愿。黄宗羲坚决拒绝,并当场加以揭露。刘宗周和黄宗羲即逃出南京。从此,黄宗羲拒不做官。但黄宗羲以死坚辞。>>黄宗羲的政治思想,集中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一书。

章学诚作品 章学诚与黄宗羲

章学诚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作品,其中《文史通义》与《史通》一同被称作我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章学诚继承发扬了黄宗羲的浙东史学学派。章学诚作品>曾先后主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黄氏死后,浙东史学的影响虽不及考据学派,但代有传人,脉系不绝。至乾嘉时代,章学诚成为这一派的主要代表。

曾国潘的经世致用之道,奠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曾国藩,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湘军的开创者和统帅,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一生战绩辉煌。>>曾国藩>探究曾国藩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学到经世致用的本领,是让他脱颖而出,鹤立鸡群,成就非凡一生的坚实基础。曾国藩主要是在岳麓书院学到经世致用的本领的。书院盛行经世致用之风,这正是曾国藩所需要的。陶澍,道光朝重臣,是清代中国经世致用第一人。贺长龄,清朝嘉道年间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是经世致用思想的积极倡导者。

明朝守夜人黄宗羲,发明"三权分立",却挡不住灭亡的脚步

黄宗羲送父至绍兴后,不能再送。>噩耗传至余姚,黄宗羲的母亲“痛哭至晕绝”。>这场灾难,为黄宗羲日后形成激进的政治思想埋下了种子。>对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形成影响的,还有其师的改良式政治观。>万历以后,明朝的政治日益走入死局,与此同时,社会文化却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性。差不多在同时,黄宗羲也组织宗族子弟数百人成立了义军“世忠营”。>在《留书》中,他第一次深入分析明亡的原因。

为什么说陶澍是清朝“经世致用”第一人?

在任期间,陶澍立志振作,革除积弊,放手整顿河工、漕务、盐务、吏治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实务,并拔擢了一批人才,颇见成效。在禁烟问题上,陶澍坚决支持林则徐。陶澍病逝前,向道光皇帝举荐林则徐继任两江总督,称他“才长心细,识力十倍于臣”。

黄宗羲

黄宗羲黄宗羲,明清之际思想家、哲学家。后阉党余孽图谋再起,宗羲与复社领袖顾杲为首签署《南都防乱揭》,揭露阮大铖等人的罪行。清兵入关后,阮大铖等在南京拥福王监国,对复社进行镇压,宗羲被捕。清兵攻陷南京,宗羲逃回家乡,成立“黄氏世忠营”,武装抗清。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点校本《黄宗羲全集》。

《历史哲学》: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什么是批评的历史观?一般来说,历史学家分为两种,一种是历史著作者,另一种是历史考证者。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那些写作史书的人,他们写作历史的目的在于如实的记录下真实发生的事情,以供后人知晓及借鉴。不过由于史料不足、个人水平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历史著作者可能未能够全面如实的记载历史,会留下不少矛盾和疑案。

少年刺客,中年带兵,晚年大师,死后裸葬,这种人生独一无二

多年以后,黄宗羲回想起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将其总结为——「”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这位亲眼见证明亡清兴的旷世大儒,在其八十五年的人生中,进则斗志昂扬,奋起抗争,退则隐居山野,著书立说。一生壮志未酬,却留下不朽之思想,供后世景仰。▲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时期,黄宗羲喊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最强音。1出生:晚明乱政黄宗羲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八月初八,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