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中山成语故事_成语“收服中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战国策·魏策》: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三晋”里头,最盛的要属魏国。魏文侯...
君仁臣耿 战国中期,魏国吞并了中山后,魏文侯把这块新占来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独任座表示异议:“您得了中山后,不封给您的弟弟,而封给您的儿子,这怎么能说您是仁君呢?”文侯于是转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我认为您是仁君。”
“乐羊食子”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名将乐羊的结局是什么? 名将乐羊的结局是什么?名将乐羊也不遑多让,为了向魏文侯表忠心,竟然吃亲生儿子的肉。许多群臣诬告乐羊通敌,因为他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为将。>乐羊为了表示忠诚,痛心吃掉儿子的肉,满以为可以感动魏文侯,结果却弄巧成拙,这是为什么呢?>>起初,魏文侯认为乐羊为了国家吃了儿子的肉,这是极大的忠诚行为,原本准备对他进行重赏。>《战国策》记载,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
魏文侯魏斯选相 作为一代霸主,魏文侯的手下人才济济,文有李悝、翟璜、魏成子、西门豹,武有吴起、乐羊、太子击等。在此之后,魏文侯打算为魏国选立一位宰相。就这样,魏文侯选择魏成子当了宰相。三任宰相都是干练能臣,尤其李悝上任以后,协助魏文侯改革变法,推行法制建设,为魏国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