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

古代战争歼敌数字有夸大战果往往扩大10倍

经常遇到的是记载战争中的歼敌数字,其中有些显然有夸大之嫌。在《三国志·魏书·国渊传》中有一点关于歼敌统计数字的秘密。>它揭露了当时战绩统计的秘密,凡破贼文书中的歼敌数字都是“以一当十”。夸大十倍以宣扬武功、鼓励群众。国渊上报的只是实数,未加扩大。夸大战果,政治上不利。而曹军人数则只有“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战果往往扩大10倍>裴松之指出歼敌(七)八万人不是实录是正确的。

他才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将,三十六岁就死了

但是李典没有听进去曹操的意见,她领着手下去侦察袁军在水路上的驻扎点,发现袁军的部队非常的懒散,甚至连盔甲都没有穿,很显然袁军没有认识到水路的重要性。于是李典就继续的走水路,在他的估计上,袁军很快就会被打败,结果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袁军就被曹操的军队所打败,粮草也很及时的到达了曹军大营,保证了粮草的稳定供应。然而,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李典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就死了,真可谓天妒英才。

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被人指责千年,学者:应该给于禁 ...

于禁(右)建安五年二月,北国的冬天,还未解冻。当时,袁绍已战败公孙,荡平河北,正欲挥戈南下,会军曹操。但袁绍这厢,已大兵压境,曹操此时离开前线实在不妥,他思前想后,决意留下一人,替他暂挡袁绍锋芒。曹操留下的镇守之将,正是于禁,于文则。袁绍立即加紧备军,并派先锋部队,...向延津地界。袁绍军队到曹营北面,安营扎寨,整军出战。是日,大雪纷飞,漫天银白,袁军数千人马,列于曹营之北,叫阵于禁。

官渡鏖战:酒徒or背锅?正史解读一个你不知道的淳于琼和乌巢之战

众所周知,奇袭乌巢是官渡之战的重要转折点,也被认为是导致袁绍战败的直接原因。今天我就翻开史书,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个不一样的乌巢之战,和一个可能颠覆大家认识的乌巢酒徒。而杞国国君为大禹后裔姒姓,在灭掉淳于国后,迁都于此,于是后世便将春秋之后的杞国称为淳于国。而身为乌巢之败的最大责任人,淳于琼更是只能出现在他人传记的只言片语之中。

新乡故事:曹操在延津干的四件大事

张法祥现在一提曹操,恐怕很多人思想上还是戏剧舞台上那个「”白脸奸贼”形象,其实这是一个很错误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冤案。这个历史冤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最初是...主席提出来的,1959年郭沫若第一个响应...号召,写文章为曹操翻案,直到现在,曹操已经被史学界政治界公认为「”政治家、...家、诗人”,在三国伟人中排第一.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在我们新乡市的延津县历史上,干了足足四件惊天动地

历史上的今天6月1号 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

0199年6月1日官渡之战在1817年前的今天,0199年6月1日,官渡之战。官渡为袁绍进攻许昌的咽喉之地。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曹操获胜后,还军官渡,以迎战袁绍。他采纳谋士荀攸的建议,先自引兵到延津,佯装渡河袭击袁绍的后方,袁绍当即分兵西应。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历史上的今天6月1日 三国官渡之战开战

0199年06月01日官渡之战在1816年前的今天,0199年6月1日,官渡之战。建安四年六月,袁绍起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序幕由此拉开。曹操获胜后,还军官渡,以迎战袁绍。双方相峙月余,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于是曹操寻机与袁绍决战。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历史上的今天6月6日 三国史上官渡之战爆发

0199年06月06日官渡之战在1815年前的今天,0199年6月6日,官渡之战。官渡为袁绍进攻许昌的咽喉之地。12月,曹操复还官渡,亲自坐镇,严阵以待袁军来犯。曹操获胜后,还军官渡,以迎战袁绍。他采纳谋士荀攸的建议,先自引兵到延津,佯装渡河袭击袁绍的后方,袁绍当即分兵西应。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二次革命

因其宗旨与两年前的辛亥革命一脉相承,被孙中山依次称为“二次革命”。中国...称二次革命的原因是善后大借款及宋教仁被刺案,这些説法亦遭人质疑。虽然南京第八师等部于8月11日重新举起讨袁旗帜,再次宣布南京独立,并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南京保卫战,但终因寡不敌众,于9月1日失守,从而宣告了二次革命的最终失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东汉名将颜良的简介 关羽斩颜良的故事是什么历史名人

颜良是被谁杀死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罗贯中作品《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讲述的是曹操和袁绍在白马对峙时,曹操营中大将关羽斩杀了袁绍阵营两大猛将颜良和文丑的故事。关羽骑着马冲入袁军,还没等颜良反应过来,关羽已经冲到颜良面前,立即斩杀了颜良的头颅。《三国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全文经典的一个故事桥段,后来读者认为,文丑和颜良都是赫赫有名的武将,不可能轻易被关羽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