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

在中国横行无忌的关东军,为啥会在诺门坎一败涂地?

苏联扶持的蒙古国和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发生边境冲突,日军不得不抽出兵力与苏联红军一较高下,但战争的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在中国横行无忌的关东军,在诺门坎让苏联打得一败涂地,是苏军太强,还是日军太弱呢?但事实上,在诺门坎战役爆发之时,日军已经深陷中国战场的泥潭,压根就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如果在诺门坎日军出动自己的精锐师团,不被打一个措手不及的话,苏军估计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日本进攻苏联的诺门罕战役居然还用中国产装备?最终结局非常滑稽

>日本陆军对迫击炮的认识很晚,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日军只把迫击炮作为化学弹投射器使用,而步兵部队依然使用可以曲射的九二式步兵炮作为主要支援武器。这些重迫击炮给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质量不及日本武器优良,但是仍被日军视为重要的火炮,直到诺门坎战役时仍在使用。在装备部队后,日本炮兵自然是叫苦不迭。从步兵的重要武器沦落到应急高射炮,倒是给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画上了一个十分滑稽的结尾。

诺门罕:苏联红军大败狂傲日本陆军

诺门罕是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成认「”诺门罕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惨败”。诺门罕事件,起因于侵华日军和蒙军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最后引起战争。193

诺门坎战役失败后,日本关东军真不想再北上了吗?南下更有利

(一)诺门坎战役以后,苏联和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迫使日军短期内不敢再仰视苏联二战爆发前,日本和沙俄一直就在东北亚地区抢夺地盘,早在1904年的沙俄战争时,日军把沙俄撵出了中国东北势力范围,骄横地坐上了亚洲列强的位置上。此役以后,日军在条约和苏军重点打击下,暂时放弃了北上的企图。

诺门坎战役无法阻挡日本?真正让日本不再北上苏联的原因是什么?

1939年5月11日,蒙古军队与伪满军队在诺门罕地区发生交火,随后各自的后台苏联红军和关东军纷纷出手,战斗规模迅速扩大。虽然苏军损失大于日军,但日军在诺门罕战役后却停止了北上的战略,随后转为南下,并最终引发了太平洋战争。如果日本在诺门罕战役后执意北上,加上当时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自顾不暇的情况下,理论上实现北进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让日本最终止步的,是距离而不是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