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面壁

达摩一苇渡江

达摩心想,一个年迈老人可以踩苇过江,我为何不能呢?于是便恭恭敬敬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后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放,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过了长江。当他来到金陵打听时,发现达摩已经渡江北上。当他来到江边时,看见达摩正脚踩一根芦苇过江,而且平平安安登上对岸。

立雪断臂

慧可断臂以后,表现出高度的刚毅,他忍受着剧烈的伤痛,双膝跪在雪窝里,用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为了纪念二祖立雪断雪,寺僧们将“达摩亭”改为“立雪亭”。清乾隆皇帝瞻游中岳时,对“立雪断臂”的故事颇有感触,逐挥毫撰写“雪印心珠”匾一块,悬挂于立雪亭佛翕上方,以戒后生:佛业来之不易。

拈花微笑与达摩东来

世尊登座拈华示众,与会百万人天大众皆面面相觑,无法会意。如是,禅在“拈花微笑”——师徒心意刹那交会之间传了下来。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这是无言说教。由於禅的妙道,语言文字难以表诠,乃藉由拈花微笑的弦外之音,来启发众生迷昧的心灵。

二祖慧可

神光为了表示自己献身佛法的决心,挥刀砍断左臂,呈在达摩面前。于是达摩为他起名慧可。最后轮到慧可,只见他向前跨上一步,恭敬地向达摩行了个礼,然后回到原来的地方,默然而立。达摩望着慧可,师徒二人相视而笑。慧可暗将传法偈记在心中,成为中土禅宗二祖。

不死之法

不死之法打落门牙和血吞>菩提达摩从广州登陆,便到金陵(南京),经过神光法师讲经的地方,进去问神光,“你在这里做什么?”达摩不忍心令这地方的人受荒旱之苦,乃将两颗牙吞到肚中。神光向无常鬼恳求说,“无常居士,请你慈悲,行个方便,我去跟那位黑和尚学不死之法,可以吗?”神光乃日夜向北方追赶达摩,最后追到熊耳山,见达摩在山洞中面壁入定,乃向达摩顶礼忏悔,跪了九年,才得不死之法,成为禅宗二祖。

达摩祖师与空相寺

达摩祖师与空相寺>我在朋友那里“碰到”了达摩祖师,画像上的他有着波浪卷的黑发,深邃、清澈、和善的眼目,浓密的胡须,宽大的白袍,清逸而超然物外。皇帝命人启开达摩祖师的坟墓,空空的棺材里只剩下一只草鞋。以前我只知道农历十月初五达摩祖师纪念大典甚为隆重,中外佛教人士纷纷来空相寺寻根朝圣,因为达摩是佛教禅宗的初祖。此时,我已经对达摩祖师充满深深地敬意和感激。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 路行跨水复逢春

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边。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及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扑通一声,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

达摩的传说

达摩的传说传说,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神光立雪断臂求法 成就禅宗二祖

现在神光提出向达摩求教,达摩不知他有无诚心,便婉言拒绝。他感到神光为了向他求教,长期侍立身后,今又立雪断臂,原来的骄傲自满情绪已经克服,信仰禅宗态度虔诚。达摩逐传衣钵、法器予神光,并取法名:“慧可”。从此,慧可就接替了达摩,成为少林寺禅宗的第二代,称之为“二祖”。为了纪念二祖立雪断臂,寺僧们将“达摩亭”改为“立雪亭”。

初祖达摩

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菩提达摩坐船来到中国。十月十九日,达摩自知与梁武帝法缘不合,就渡江到北魏去了。神光取刀断臂,达摩:“诸佛为求法,不把身体当身体,不把生命当生命。你断臂求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行为。”于是,神光慧可成为了禅宗二祖,接续了达摩祖师广度众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