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言

1976年流传甚广的“周 ... 遗言”究竟说了些什么?

1976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永远不会忘却的一年。公安部汇集种种追查信息,一个十分清晰的脉络指向杭州,“...遗言”炮制地就在这里。这时候还敢为反击右倾翻案风根源的...说话,这些杭州人似乎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杭州的最高首脑似乎着急了,立即成立了查处“...遗言”案领导小组和专案组。一丝一缕地融进自己的大脑,然后经过消化、过滤、融合,不动声色地构思创作了一份震惊中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的“...遗言”。

1976年震惊中外的“周 ... 遗言”案始末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无辜的牵连者尽管“...遗言”完全是李君旭一个人的“虚构创作”,但这起重大政治案件却前后牵连了近千人。《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遗言”案》作者袁敏,就是瓜子的亲妹妹,同时也是李君旭小学时的同班同学。当时的办案人员曾得出一个结论,认为“...遗言”是“瓜子的脑袋,蛐蛐儿的笔”。

揭秘“周 ... 遗言”案:曾酿造全国性重大政治事件

核心提示:1976年,一个23岁的青年模仿周...语气,炮制了一封充分肯定...、给全国人民带来希望的“周...遗言”,酿造了“四人帮”覆灭前一起全国性的重大政治事件。《重返1976》作者袁敏称,这封“充分考虑了...的处境和语气,让人无从怀疑那确实来自周恩来,并恰好说出了经历十年浩劫、渴望新生的全国人民的心声”的“...遗言”,在全国迅速传开。不到一周,“遗言”制造者李君旭就被公安部“网入囊中”。

揭秘:1976年轰动全国的伪造“ ... 遗言”案

无辜的牵连者尽管“...遗言”完全是李君旭一个人的“虚构创作”,但这起重大政治案件却前后牵连了近千人。《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遗言”案》作者袁敏,就是瓜子的亲妹妹,同时也是李君旭小学时的同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