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抗日将士 牺牲时31岁的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 在此期间,抗联队伍向西转移中,由于敌人围追堵截遭受了严重挫折,大量抗联战士离队,有的潜回家乡。为了集结这部分抗日力量,包森大力开展了收容工作,收容后编入自己的支队,使第二支队由200多人迅速发展壮大到七八百人,并编为四个总队。成为冀东战场的主力部队。在1939年,艰苦奋战中显示出卓越指挥才能的包森被任命为副司令员。黄昏时分日军渡河而来,包森见时机已到,立即率部队撤出战斗。
遵化铁冶 遵化铁冶,中国明代官营铁冶规模最大,投产时间最长的铁厂。位于北直隶蓟州境内遵化县西80里。永乐迁都后,铁的需求量增加,遵化铁冶得到长足发展。芜湖浆染冶铁厂所用劳力称夫、匠,包括征召的民夫民匠和蓟州六卫所属军夫军匠以及少量囚犯。劳动期间月支口粮3斗,放工期间停付。九年正式宣布封闭遵化山场,并裁革官员,额设民夫民匠价银和柴炭山场地租银,均征收解部,买铁支用。官营铁冶业至此基本结束。
直达真相:清东陵为何选址遵化? 清东陵是现存历代皇家陵园中规模和面积最大的一座,根据清廷留下的档案《东陵全图》说明的记载,当时东陵风水青桩界石的官山交界,有1055里。这么大的一片陵园,从1663年葬入清世祖顺治皇帝起,至1935年葬入同治皇帝的最后一位皇贵妃止,历时272年,共葬入16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