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并行制

秦汉时代地方行政系统介绍

在大致了解秦汉时代的中枢体制后,再来看一下帝国体制的另一部分:地方行政系统。以地方行政制度为基础而建立编户齐民社会,不仅使郡县制取代了封建制,实则也是传统中国政治社会结构形成之标志。秦汉时,实行郡县两级制。西汉末,县级行政单位约有1500多个。光武帝之初,精兵简政,裁省县邑侯国400多个,至顺帝时县级行政单位近1200个,较之西汉末约减少四分之一。郡国行政官署称为府。县的行政官署称为廷。

探讨汉初郡国并行制成因:汉帝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之路

而在之后建立的大汉帝国,虽然也可以叫做帝国,但却是一个不完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国家。所以当刘邦在汉五年正式登基称帝之后,便实行了有悖于秦制的郡国并行制。而所谓的同姓诸侯王,其实正是刘邦为了修正郡国并行制所想出的权宜之计。自此,汉初四大同姓诸侯国正式设立,从而与剩余的五大异姓诸侯国形成了制衡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