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

辽沈决战:东进兵团攻坚塔山,蒋介石为何大 ... 嫡系将领是蝗虫?

前几天发了一篇文章《辽沈决战:卫立煌「”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示他四个字》,引起网友热议,有些人认为我信口开河,凭空捏造,昨天我已在「”微头条”专门贴出关键性、权威性史料。从事公众史学十几年,我一直坚信「”文学创作可以从无到有,历史写作只能从有到是”,往后凡是质疑拙文的,竟可提出,我都可以给出原始档案文献来源。今天继续说蒋介石与辽沈决战那些事,上次主要讲西进兵团,这次专讲东进兵团。1948年4

宁远之战

>>为加强边防,袁崇焕提出修筑重镇宁远。派他与大将满桂等人去宁远筑城驻守,再逐步收复关外失地。袁崇焕与军民们在城墙上置酒祝贺,宁远城披红挂彩,喜气洋洋。宁远的防御一巩固,关外流亡百姓和四方商人,纷纷来此安居乐业。高第不但不听袁崇焕的意见,反而主张放弃宁远和前屯。孙哈兔马上躬身说道:“托大汗洪福,大金兵多将广,战天不胜,攻无不克,宁远城旦夕之间当垂手可得!”宁远城中的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自动参战。

让皇太极又爱又恨的关宁铁骑是谁打造的?最后被他拿下了吗?

最后被他拿下了吗?因为驻守在山海关宁远一带,这支军队又被称为关宁铁骑。但皇太极攻伐大明的想法却一刻都没有停止,崇祯二年秋,恢复了一定实力的皇太极决议再次攻伐大明,这一次,皇太极选择绕道蒙古草原,避开了关宁铁骑,于10月26日突破喜峰口的守备入塞。而这恰恰就是皇太极想要的结果,将袁崇焕的军队拖到疲惫不堪后,在京城下将其歼灭。突然之间腹背受敌的八旗兵立刻出现慌乱,在关宁铁骑和城头火炮的共同打击下溃败。

袁崇焕打造的关宁铁骑,最后是怎么没落的?

因为驻守在山海关宁远一带,这支军队又被称为关宁铁骑。危机关头,袁崇焕再次想起了手上的关宁铁骑,立刻命令据北京最近的山海关守将赵率教带领四千轻骑兵先行出发,自己统帅九千铁骑随后跟进。突然之间腹背受敌的八旗兵立刻出现慌乱,在关宁铁骑和城头火炮的共同打击下溃败。>袁崇焕死后,关宁铁骑落到了祖大寿的手中,继续驻防山海关

《碧血剑》中真正的主角!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碧血剑·袁崇焕评传》>在金庸笔下的历史人物中,袁崇焕是得到老先生青睐的一个另类。在1975年撰写的《碧血剑》后记中,金庸更是点明袁崇焕是该书的真正主角。>>《碧血剑》的真正主角是主角的爸爸>自袁崇焕被崇祯处以极刑后,关于其人是忠是奸,时人就有不同的评断。况且毛文龙通敌倾向和虚兵冒饷、欺罔冒功的不法行为已严重影响辽东抗敌大局,被袁崇焕断然处置并不冤枉。

辽沈战役

中国...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军。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余人,炮兵司令员朱瑞在战役中牺牲。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第二阶段辽西会战,围歼西进兵团。

清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病逝

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生母为太祖大妃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广渠门之役,多铎以幼留后,明溃兵来犯,击却之。明兵出锦州,屯小凌河岸,上率二百骑驰击,明兵走。多铎逐之,薄锦州,坠马,马逸入敌阵,乃夺军校马乘以还。九年,上遣诸贝勒伐明,徇山西,命多铎率师入宁、锦缀明师。祖大寿合锦州、松山兵三千五百屯大凌河西,多铎率所部驰击之,大寿兵溃。命分道追击,一至锦州,一至松山,斩获无算。

四野打的最惨烈的一战,林彪都急的三天睡不着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在塔山地区浴血奋战6昼夜,成功地阻击住从葫芦岛援锦的敌军"东进兵团"。17日,被长久围困的长春守敌一个军宣告起义;19日,包括一个兵团部又一个军的守敌余部全体投降。10月10日,东北野战军为全歼锦州守敌,在锦西蒋军援军北进的唯一通道塔山展开了阻击战。塔山阻击战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塔山之战的这一价值,作战双方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官兵,当时都没有或者不可能有清晰的认识。

东野极简电报,让锦州部队争执不休,延误战机遭批评

著名的竞技项目马拉松,就起源于公元前490年发生的希波战争,雅典统帅米勒狄让一个名叫裴里庇第斯的传令兵跑了400200米,终于将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回。奔跑中的裴里庇第斯可是,人类与自然界里其他动物相比,并不善于奔跑,那个传令的裴里庇第斯也是在完成任务后力竭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