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

... 军在抗战正面战场打赢几次会战?仅仅五次

说起抗日战争中国军在正面战场上打赢的战役,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台儿庄大捷、万家岭大捷、昆仑关大捷等。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皆打赢>从抗战全面爆发开始,正面战场上共打了22次大型会战。另一部分人认为,日军未能达成作战目的,确实是被国军打退。日军第11军鉴于已经达成作战目的,加上中国军队开始反攻,于10月1日下达撤军命令。血战数日,第10军死伤惨重,预备10师师长孙明瑾战死沙场。

长沙会战明知无险可守 中国军人选择为国尽忠 怀揣手榴弹同归于尽

在日军的炮火和攻击下,中国士兵不断的为争取民族自由而战死,为坚守阵地而牺牲,最终芦林潭还是因无险可守而落入了日军手中。在战斗中,中国炮兵击沉日军中型甲208号炮舰一艘,击毙海军少佐一名,跳水逃生的日军也遭中国军队用机枪击毙。卢登章就这样一直趴在地上假装已经牺牲,等待日军走到身旁的时候,拉出了引线,随着一声手榴弹的爆炸,与这些侵略中国的日军同归于尽了。

事后上级告诉我们,我们差点打死了日本人的一个将军

1924年出生的邹长青,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敏捷。2014年7月10日的正午,正是一年中最为酷热的盛夏,那种灼热的感觉让人觉得空气中都充满了热浪。90岁的邹长青在田间忙完农活一路快走的赶回家,进门就是一番热情的寒暄,言语之间开朗豪爽的性格暴露无遗。

他是歼灭十万日军的战神,蒋介石却对他三用三弃,晚年被人坑

不过薛岳这个人除了长沙会战之外好像没有其它拿得出手战绩,在解放战争中几乎没有他的身影,在抗日后期也几乎没有他的身影了,尤其是到了台湾省之后,薛岳有意无意的被人们遗忘了。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抗日战神薛岳,他的名字为何只是惊鸿一现,到台湾省后的薛岳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的三次会战。进至长沙东北金井、桥头驿一线的日军,遭守军抗击、民众袭扰,加之补给困难,被迫北撤,恢复战前态势。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7万人利用湘北有利地形,采取逐次阻击,诱敌至长沙附近捞刀河两岸地区予以围歼的方针,将突入长沙市区和进至株洲之敌全部歼灭并乘胜反击。③第三次长沙会战。

曹锡是谁?他的出身环境怎样

曹锡,曾为抗日勇士,抗战时期,在长沙会战中,只身对抗500名日军,最后却毫发无损地凯旋归来,堪称当时歼敌日军人数最多的英雄。但因地理、交通的堵塞,当时曹锡的勇猛与果敢,并未能为世人周知。来了一批,曹锡便开动机枪,消灭他们一批。曹锡这种视生死而不顾,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气魄,实在令人佩服。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等到这次长沙会战结束时,曹锡却从战场上失踪了。曹锡既是自己的英雄,也是民族的英雄。

导致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惨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战斗中日军在炮兵、空军的支援下,向第99军在河夹塘、归义的前沿阵地发起攻击,两军展开了一场血战。按第11军原定计划,此时日军应全力合围第37军,将其击溃后,相机结束作战。同时,日军第23军已在25日占领了香港,第11军在湘北作战的配合作用完全丧失,更应尽早收兵,结束这次匆忙进行的作战。这一决定,成为导致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惨败的直接原因。

长沙会战开始后国军为何节节败退?部队一触溃散,逃亡者竟有十分之五六

1941年长沙会战展开后,9月日军强渡汨罗江,从22日开始分别对中国第37军和第26军展开围歼。经3天激战,第37军态势逐渐不利,被迫转移。但效果极为有限,收容者仅为逃亡官兵的十分之一,据杨森战后概算,当时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其实作战未终伤亡者不过十分之一二,溃散逃亡者十分之五六,在战场作战者亦不过十分之二三而已”。汨罗江防线的失利意味着长沙北方门户已洞开,形势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