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建立的?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北周六官制度,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三省六部制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官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在国家的最高政权机构中,先后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是三省的具体分工尚不明确。隋朝时,尚书省的权力过重,三省之间的职责分工还不十分明确,还未最终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直至唐太宗时期,三省六部制才得以正式确立。唐朝延续了隋朝三省六部的权力机构,并加以完善。
宋朝大理寺 唐朝和宋朝三大法司的区别和联系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7/30/1514626644508_0.jpg alt=
元怿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如何评价元怿 元怿官至太尉、司空等职,封爵清河王,因遭元叉等人陷害而被...,年仅34岁。元怿是怎么死的>领军将军元叉,是胡太后的妹夫,仗恃受宠信而骄傲自满。元怿依法裁断,时常抑制他,由此遭到元叉的怨恨。元叉的党羽通直郎宋维迎合元叉的旨意,告发元怿密谋反叛,将元怿囚禁在门下省。>历史上如何评价元怿>元勰:“此儿风神外伟,黄中内润,若天假之年,比《二南》矣。”
门下省 门下省的组织历代不尽相同,但均以侍中为其长官,黄门侍郎为其副。门下省所统的下属机构,历代也不一致。给事中职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具体执行门下省的封驳权,地位至为重要。门下省在宋代形式上还存在,实际职权已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成为寄禄虚衔。辽代南面官系统中有门下省,职掌、官名、员额与宋制略同。元代以后,门下省不再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