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生活

红与黑读书笔记

红与黑读书笔记篇1:《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正因时刻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篇2:《红与黑》读后感笔记西方有一部与东方相媲美的“红楼梦”:这就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篇3:红与黑读书笔记司汤达的《红与黑》,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的故事。

家读后感1000字

家读后感1000字篇1:巴金家读后感1000字家,一个爱、温暖、避风港的象征,但在旧社会,家是一个恶魔、监狱、刽子手。在巴金的著作《家》中彻底地反映了旧社会封建的丑恶面貌,使我不禁为他们感到遗憾。篇2:《家》读后感读完家这部巴金的名作,合上书,内心却无法平静。在比较中刻画人物性格,是《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残疾人的脚步

湖北天门县东湾村,有个残疾青年叫...平,从小左腿残废了,不能下地干农活。可他没有只想自己生活好,而是想到了集体,想到要为中国农民和中国残疾人争口气。于是,他把村里办的不景气的人造革手套厂承包过来,改成服装厂。比如看了日本电影《追捕》,就设计出“杜丘服”夹克衫,第一次展销,就订出200多万套。产品不但畅销全国,还出口到美国、日本、香港……他的事迹说明,一个残疾人,只有要志气,同样可以为国为民做出大贡献。

... 运动学生领袖傅斯年的反思:中国的新动机大见发露

傅斯年所说的“...运动以后,中国的新动机大见发露,顿使人勇气十倍”,我们看了罗家伦的观察和总结,可以有进一步的理解。这是...运动引发的最显著的新气象。这种席卷全国、囊括各界的群众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国民觉醒的明确表示。

惜福 - 佛陀教你不生气

惜福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待无钱想有钱——会考虑大局的人才会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所谓惜福,一是要爱惜自身,无度的放纵,必然会使身体过早衰老,染上疾病;一是要惜物,对一针一线,一碗米饭,都要有爱惜之心,这样才不会使物品浪费。想一想,一碗饭吃不完,便把它当垃圾倒掉,这样暴殄天物就是浪费;或是吃不完也要把它塞到口中,这样做同样不是惜福,势必伤害身体。其次,要想惜福就要生活节俭,花费有度。

凡事超然 1990.4.1~1990.4.15

星云日记凡事超然1990.4.1~1990.4.15四月一日星期日永嘉、永俊、满瑜、满彻等尚未出家时,与他们同是台北普门寺女青年会的许清珲、庄秋绮小姐昨晚回山,将参加今天起本山所举办的“大专学生八关斋戒会”。佛光山因鉴于此,故积极在推动“佛光人会”的成立。等校的学生,约一百余人参加。共八戒一斋,故名“八关斋戒”。以学生的身分,站在学佛者的立场,对国家、社会有如此关心的音声,实是一代可为的青年。

故道白云(3)

故道白云作者:一行禅师20.一只鹿佛陀每天都在尼连禅河里沭浴。他知道多年来对大道的寻觅是没有白费的。善生有礼的向佛陀鞠躬后,便把蓝子放在他面前。善生继续把蓝子传送给每一个孩子,直至每人都有一个橘子。当善生知道佛陀身上的衣服,原来就是她因伤寒死去的仆人宝珠尸体上的布时,她差点哭了起来。当几个女孩抵达后,芭娜崛多和佳莉嘉距离彼此很远的各坐一方。佛陀告诉她们一个关于一只鹿、一只小鸟和一只海龟的故事。

公案100

在平安之中成长,在逆境之中前进,对我自己,也是一份鼓励。因此仍请叶翠苹小姐为我逐句笔录,完成了第两百则的禅话系列。本书一百篇其中的三十篇仍由《中央日报》刊出,後由於长河版调整编辑方向,则转由《中华日报》刊登,并由知名的青年漫画家尤侠先生配上插图,增添趣味不少。於此出书之际,谨此向两报之编辑人员及尤侠先生,致上谢意。

知福惜福方能得福

惜福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待无钱想有钱——会考虑大局的人才会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要知道,福不能享尽,福若享尽,后果十分可怕。想一想,一碗饭吃不完,便把它当垃圾倒掉,这样暴殄天物就是浪费;或是吃不完也要把它塞到口中,这样做同样不是惜福,势必伤害身体。所以这也是不惜福。相比以前,如今的人们是幸福的,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惜福”?凡一切幸福之事,均失去方知。其次,要想惜福就要生活节俭,花费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