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泛滥原因何在? 一些不负责任的检测机构,在检测青海玉、俄罗斯玉的时候,在检测证书上多标明“和田玉”的做法,误导了大部分消费者。加之拍卖及艺术品公司的误导,上当者不计其数,使本来的几种产地的软玉的检测几乎都被贴上了“和田玉”的标签,这就是近几年和田玉突然泛滥的根本原因。和田玉因其坚硬、温润、色纯、稀有而倍受世人珍爱,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代表性玉材。而和田玉,特别是仔料,在历史上长达四千多年的采集,已近枯竭。
来教教你如何辨识青海玉 来教教你如何辨识青海玉说起青海玉,今天并不陌生。起初有人用来冒充和田玉,因其价格低廉,品种丰富,以及其中某些品种与和田玉极其相似,让很多把青海玉当和田玉的购买者损失惨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如何一眼辨别青海玉和和田玉呢?
青海白玉产量大带“翠”才是稀罕物 青海白玉产量大带“翠”才是稀罕物“别以为和田玉里只有白色的,像我这对玉牌就是翠绿的,你们长见识了吧?”新疆岩矿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副站长岳蕴辉在受访时表示,“翠青玉”、“烟青玉”这两个名词是他前些年提出的。有市场人士认为,虽然近几年,市场逐渐接受青海玉,但青海玉的产量较大,其中又以白玉为主,产量达到每年数百吨,对于投资者来说,要考虑产量大对价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