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成

东林学风与明清苏南望族

  本文主要论述东林学风的区域源流,东林学派代表人物与明清苏南望族的交往,东林学风与明清苏南望族的教育及文化的关系。文中提出东林学风的核心是务实经世,当东林后人表达手段“灰色”化、逐渐放弃在野抗争的情况下,务实经世的特色却保持着,成为苏南社会近代...

公元1594年 国本之争

神宗久未立储,成为朝臣争执之端,无意中亦成为东林党议上肇始。万历二十二年(1594),神宗欲立郑贵妃所生子常洵为太子,廷臣则普遍请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故朝廷出现国本之争。吏部文选郎顾宪成力争“无嫡立长”,触犯神宗。首辅王锡爵将辞官,顾宪成推举王家屏代为首辅,王家屏也是立...

顾宪成简介以及东林党的由来

东林党的由来,应该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说起。顾宪成的“顽冥不化”,遭到神宗的记恨。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的时候,明确地宣布他是讲程朱理学的,许多士人慕名前来听讲。东林党的“党”也是这个意思。东林党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士人的蔑称。这样以来,东林党执政后,反而在朝官中日益孤立,而魏忠贤的权势日盛。复社成员遍及全国各地,党羽遍天下。

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逝世

顾宪成以颜回自喻,表达了自己的苦乐观和贫富观,希望做一个知识的富翁。顾宪成对这种状况愤愤不平,时时想找出矫正的办法,做到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同时,顾宪成还强调朝廷要广开言论,虚心纳谏,以法治国,注意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以供借鉴,把国家的事情办好。由于顾宪成的文章立意远大,分析透彻,结果以第一名中举,时人将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顾宪成从此名闻遐迩。

王锡爵四代一品 王锡爵顾宪成

王锡爵四代一品>王锡爵的曾孙王炎在清代也官到大学士,因此人称“祖孙宰相”、“两世鼎甲”。锡爵子王衡和孙王时敏又荫赠一品,因此,又称为“四代一品”。——万历朝首辅王锡爵与顾宪成的一段对话,见《明史纪事本末》。>王锡爵嘲讽清流领袖顾宪成说:现在真是很奇怪,朝廷赞成的,外人一定要反对;朝廷反对的,外人一定要赞成。

示淳儿帖——顾宪成

>>顾宪成>顾宪成,明无锡人。世称东林先生,也叫东阳先生。后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示淳儿帖>凡为父兄的,莫不爱其子弟;凡爱子弟的,莫不愿其读书迸取。就义理上看、男儿七尺之躯,顶天立地,何如开口向人道个求字?就汝分上看,但在汝自家志向何如,若肯刻苦读书,到得功夫透彻,连举人进士也自不难,何有于一秀才?

左光斗入狱

那文稿不但字迹清秀,而且文辞精采,左光斗看了不禁暗暗赞赏。左光斗把这个名字暗暗记住。左光斗接过试卷,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左光斗也大力支持他。可阉党把左光斗看管得很严密,不让人探望。史可法听说左光斗被折磨得快要死了,不顾自己的危险,拿了五十两银子去向狱卒苦苦哀求,只求见老师最后一面。史可法见了,一阵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来,抱住左光斗的腿,不断地抽泣。

东林八君子之一 东林党领袖高攀龙简介

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高攀龙极力反对,上疏驳其荒谬。高攀龙和御史袁可立上疏,指责王锡爵排斥异己,认为皇帝不应无故贬斥大臣,并斥责郑材和杨应宿谗言诬陷,应予罢免。部院提请轻罚二人,神宗下旨贬高攀龙为广东揭阳典史。高攀龙接连上书要求革新政治,以挽救国家濒危的命运。吏部尚书赵南星经复查认为事实确凿,提请将崔呈秀戍边。

李三才

三才制裁矿监税使爪牙,屡次疏陈矿税之害,指责明神宗“溺志货财”,不顾人民死活,并要求“罢除天下矿税”。李三才善笼络朝士,结交者遍天下。万历年间,内阁缺人,建议者准备推荐三才入阁。顾宪成致书大学士叶向高,力称三才廉直,支持其入阁,引起东林党与齐楚浙党官僚之争。三十九年,三才愤而辞职。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御史房可壮请起用三才为辽东经略,遭反对作罢。

顾宪成

顾宪成顾宪成,明末东林党领袖。南直隶无锡县人。万历八年考中进士,历官户部、吏部主事等职。二十一年上疏反对三王并封,次年会推阁臣,举前大学士王家屏,忤神宗意,被革职为民。各地不满朝政的士大夫闻风相附,又与淮抚李三才相联络,东林声势大振。四十年卒于无锡。天启初,赠太常卿,后被阉党追论削去赠官。遗著编成《顾端文公遗书》共1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