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题金匾 工部大臣想来想去,想到了光绪皇帝乃一朝君主,只要他来题写,自己也能在万岁爷面前赏个脸。又过数日,光绪皇帝也来颐和园,他一见宫门上的大匾没了,便质问工部大臣是咋回来。到了晚上,光绪住在了颐和园的玉澜堂,他想重新为宫门题字,可一连写了十几张纸,都不甚满意。"光绪指指龙案说:"联想再题字,只是不佳。光绪一连半个月到王木匠家向老人求教,写字大有长进。
马勇: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袁世凯密告吗? 按照过去流行看法,1898年「”戊戌变法”之所以演变成「”戊戌政变”,光绪帝之所以泣血瀛台、幽禁十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之所以流亡海外十几年;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锐、刘光第和杨深秀六君子之所以壮志未酬,血洒菜市口,皆源于袁世凯叛变。在指控者看来,他们的计划只有袁世凯知道。袁世凯是维新罪人,是光绪帝仇敌,所以过了十年有摄政王载沣替乃兄报仇,将袁世凯开缺。这一系列因果报应环环相扣,不由得不信。只是遗
母亲节送什么礼物想好了吗?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小时候我们会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儿歌、背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词来表达对母亲的情意。长大后我们却常常嫌母亲唠叨、管得多、什么都不懂,甚至还总是冲她们发火。可其实,妈妈并不在意你飞得高不高,她只关心你有没有吃饱穿暖睡好。或许是传统文化造就的国民性格使得我们很少直接向父母表达爱意,但作为一种心理需求,爱,不仅要大声说出来,更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就是一个好时机,但母亲节
[专家点评] 清 紫檀束腰瓷面圆凳 [专家点评]清紫檀束腰瓷面圆凳这张清代凳面径41厘米,高49厘米,八件之一。四足,全身光素,用深黄色软性木材制成,木质细而匀,可以肯定非楠、非樟、非欅。究竟是何木材,尚待进一步鉴定。颐和园的四件不知何时被人染成黑色,如图所示,木纹全被遮没。凳面镶康熙青花瓷片,中心螭虎灵芝团花,留出很宽白边,给人以人活脱清新的感觉。瓷片即专为圆凳烧制,木凳当亦康熙时所制。
颐和园 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文化遗产价值颐和园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占地面积290.8公顷,水面(昆明湖)面积约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载湉 载湉经过嗣称帝,与慈禧太后形成了“母子”关系。载湉有父亲奕譞在毓庆宫照料自己读书,但君臣之礼,取代父子之情。载湉诏李鸿章回北洋,部署海防事宜。为了归政后更有效地控制载湉,慈禧太后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给载湉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外国人给慈禧拍了一张照片 为何看完之后会大发雷霆呢 有一次耐不住好奇,便让一个外国人帮她拍了一张照片。那照片可以说是纤毫毕现,比画上的要形象和清晰多了,但是慈禧却没有高兴,反而大发雷霆。因为照相机不比画师,懂得主动去修饰,将慈禧脸上的皱纹全给拍下来了,这当然是触了慈禧的逆鳞了,她不大发雷霆才怪呢!
慈禧如果不用海军军费?甲午战争会不会失败? 你真的了解如果慈禧不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甲午战争还会败吗?>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不过,笔者认为,中日甲午之战,特别是北洋水师覆灭的结局,其实与慈禧是否挪用这笔海军军费关系不大,而且此时的李鸿章必须支持修建颐和园,否则,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要知道,大清的“一把手”是慈禧太后啊!如果李鸿章有违慈禧太后的意愿,他的下场将会非常惨。
清朝最抠门的户部尚书阎敬铭,却为大清留下八百万两银子 >然而,到了清朝晚期,偏偏出了一个“抠门”的户部尚书。>1882年,阎敬铭被慈禧太后任命为户部尚书,正式掌管国家的钱袋子。>>在阎敬铭的整顿下,户部变成了清王朝最“抠门”的部门,户部官员们再也难以上下其手了。1885年,慈禧太后打算重修颐和园,遭到户部尚书阎敬铭的反对。几年下来,在阎敬铭的精打细算之下,大清的户部竟然积攒了800多万两银子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