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漱石

死亡联盟:林彪1953年卷入“高饶事件”始末

林彪卷入“高饶事件”高饶事件也称“高、饶反党联盟”事件,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活动,发生在1953年,揭露于1954年初,于1955年春处理完毕。1952年11月,高岗调任国家计委主席。1953年2月,饶漱石调任...中央组织...。于是,高岗在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召开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期间,明里暗里、会上会下施展阴谋手段,表面上攻击中财委、...,实际上“批薄射刘”,把矛头对准...。高岗的这些说法、引起了林彪的共鸣。

... “文革”中为何翻起 ... 致命旧账?

就在饶漱石借口......名单问题攻击安子文时,...说:问题不在提名单的人身上,而要追查散布名单的人。第二天,...又在...、饶漱石等人在会议上的讲话稿作了批语和修改。饶漱石的问题被揭露后,高岗两次找...,要求保护饶漱石。高岗问题暴露后,饶漱石也为高岗“申冤”。

粟裕1958年蒙冤之谜 因与两大元帅不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尚革命情操的人,却在1958年突然蒙冤。原因是“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会议组织者称粟裕是饶漱石的帮凶,1943年在淮南黄花塘批斗陈毅,赶走陈毅。与聂荣臻的误会粟裕与聂荣臻共事时间甚短,惟一出现的一次误会,是发生在聂任代总长期间。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也向...作了书面检讨。

饶漱石领导的一场漂亮的“以特反特”潜伏战

饶漱石领导的“反特”斗争是与...党史上一个毁誉参半的特殊人物紧密相联的。饶漱石便派杨帆去探胡的口风,胡均鹤表示愿意提供“中统”特务在上海潜伏人员名单以立功赎罪。饶漱石后来还专门提出解放前的关系可以用,特务可用,在一定的时候公开用,用特务整特务,但掌舵必须注意。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到,饶漱石当初安排胡均鹤“以特反特”、“以毒攻毒”的手段还是颇具成效的,这为解放不久的上海的稳定和恢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淮海战后中央出于何战略考虑放弃取消三野番号的计划

原题:差点被取消番号的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编制的变迁史——兼论华东野战军主力是否改编过晋冀鲁豫野战军张雄文文字太长,先发个目录:一、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各自征战时期,陈毅和粟裕分别领军1、华中军区与华中野战军2、山东军区与山东野战军二、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联合作战时期,陈毅居领导位置,粟裕负责战役指挥三、华东野战军时期1、「”七月分兵”前,继续实施特殊指挥体制,陈毅居领导位置,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