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首壶

洪州窑青瓷鉴赏

洪州窑青瓷鉴赏说到洪州窑青瓷,人们或许早已从唐代陆羽《茶经》的论述中知其一二。目前,我国已在10多个省市发现了洪州窑青瓷,足证当时洪州窑青瓷生产之盛况。这一时期洪州窑青瓷的装饰以各类莲瓣纹为主流。然笔者所见洪州窑青瓷精品中,釉色莹润且丝毫不剥釉者仍不在少数。洪州窑青瓷精品以此种青黄色玻璃质地釉为主。

鸡首壶的时代特征

鸡首壶的时代特征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后者占了动物类装饰内容的绝大部分,鸡首壶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西晋鸡首壶,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相对应的一面贴有鸡尾,肩部其他两面有弧形双系。东晋鸡首壶,器形比西晋时高大,壶颈部比西晋时要高。鸡首壶为当时德清窑的常见器形。总之,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古瓷造型之壶

古瓷造型之壶匏壶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隋、唐除青瓷外新添白釉器,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造型源于西汉的喇叭壶,其时部分器物口颈转折外已呈现棱线,至东汉初棱线凸起,初具盘口,中期后定型。烧制鸡首壶的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

可圈可点的晋朝青釉褐彩鸡首壶

可圈可点的晋朝青釉褐彩鸡首壶说到古瓷器中的鸡首壶,但凡喜爱高古瓷器的收藏爱好者大者知晓甚至大多都见过或藏有实物一二,它是以鸡首状做成壶嘴而得名,作为水或酒的盛器,既能符合日常生活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人们的观赏。如笔者所见的这只东晋点彩鸡首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对于这样的珍贵文物,难道还会有人放弃收藏的机遇吗?

浅议六朝青瓷鸡首壶的文化内涵

关于六朝青瓷鸡首壶的研究,目前较多地关注其形制特征和演变规律,以及其用途方面,对其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隐含的文化内涵的思考却相对较少。相比于青瓷器上的其他动物装饰题材而言,六朝青瓷鸡首壶所隐含的巫术文化尤为显性。

探秘:隋代以前的四川青瓷

探秘:隋代以前的四川青瓷四川陶瓷源远流长,在四川新津县花源镇联合社区宝墩文化地层中,考古发掘出距今已有4500年的陶窑遗址。对此,收藏界有人称之为“四川青瓷之谜”。面对大量的四川青瓷实物,令人十分茫然。这件器物表明,早期四川青瓷跟浙江越窑青瓷有密切联系。图3是该窑址区出土的晋代至隋代青瓷标本。因此,可以说成都地区是隋代以前四川青瓷的重要产地之一,这一点是不应质疑的。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六朝青瓷鸡首壶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六朝青瓷鸡首壶六朝青瓷的造型和装饰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动物形象为外轮廓或局部装饰,如蛙形水注、就是水注、兽形尊、鸡首壶、羊形烛台及插座、虎子等。鸡首壶为六朝青瓷中最常见和最具时代特征的典型生活闲器之一,因其壶嘴作鸡头形而得名。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苏州东吴博物馆藏有一批六朝青瓷鸡首壶,现将其中部分器物图片刊出,以飨喜欢鸡首壶的藏友们观赏研究。

神态各异的婺州窑青瓷鸡首壶

神态各异的婺州窑青瓷鸡首壶鸡首壶,又称天鸡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造型与盘口壶极为相似,鸡首壶如同是在盘口壶的肩部附一鸡首和把手。衢州地区所产的鸡首壶大多为婺州窑青瓷,少数酱褐釉瓷。西晋时鸡首壶器形较小。其器形规整,造型优美,施化妆土工艺十分明显,当为婺州窑青瓷的代表。隋青瓷竹节颈鸡首壶4、隋青瓷竹节颈鸡首壶高59.7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3.3厘米。东晋青瓷褐彩鸡首

[网上展馆] 鸡年漫话鸡纹瓷

[网上展馆]鸡年漫话鸡纹瓷晋青釉龙柄鸡首壶高:21cm口径:9cm底径:13.5cm西晋瓯窑鸡首壶晋陶鸡首壶高6.8cm口径4.7cm底径3cm晋德清窑黑釉鸡首壶高27cm口径8.5cm底径12cm西晋青釉贴印鸡首壶高9.1cm口径5.2cm底径5.7cm西晋青釉鸡头盘口壶西晋青釉鸡首盘口小壶晋褐釉双系鸡首壶高22.9cm南北朝青釉盘口鸡首壶高28厘米、口径11.6厘米、底径13.5厘米。但是,鸡作为纹饰出现在瓷器上不会早于元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灿烂的陶瓷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灿烂的陶瓷器一序言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公元二二0—五八一年的几个朝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器,品种多,...精细,装饰讲究,是研究当时历史、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的珍贵资料,二首次繁荣的江南瓷业三国时吴国的孙权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兴修水利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有利于生产的措施,并采用“省徭役、灭征赋,除民所患苦”的政策,使长江中下游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