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花

[专家点评] 白釉黑花富贵太子纹罐

[专家点评]白釉黑花富贵太子纹罐这件白釉黑花富贵太子纹罐直口、圆肩、鼓腹,腹下斜收至底。通体为白釉褐彩纹饰,肩部一周绘菊花及花叶,器腹一周绘有一胖胖的婴儿,双手握拳,腕绕花茎,匍卧扳枝,戏于花丛之中。周围有牡丹、花草和龙纹,婴儿为纹饰主题。牡丹花自唐以来,一直是富贵美好的象征,婴为太子,意为富贵太子,寓意繁荣昌盛,美好幸福。

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上)

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上)白瓷上的装饰技法及装饰品种1.化妆白瓷:磁州窑工匠在用当地所产瓷土“大青土”制成的灰白瓷坯上加施白化妆土,再罩一层透明釉料浆,高温烧成磁州窑的白瓷,即化妆白瓷。在磁州窑的装饰品种中,它的工艺最复杂,技术水平最高。在山西晋南地区的金代磁州窑系窑口,这种装饰最为流行。

[专家点评] 北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

[专家点评]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侧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侧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侧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侧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枕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底部)这件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高10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18.5厘米。八方有角朝外,以保睡梦平安。白地黑花,对比醒目。由此窥见北宋磁州窑系纹饰风格之一斑。

[专家点评] 南宋吉州窑白地黑花绘海水奔鹿纹三足炉

高9.8厘米,口径12.9厘米。圆唇,平沿内折,筒形腹略鼓,平底,矮三足。胎质灰白细腻,彩绘海水纹,两开窗,内画奔鹿,外罩稀薄之透明白釉。辅助文饰细致规正,主题文饰潇洒灵动,充分表现了吉州窑工匠们娴熟的瓷绘技巧。1970年江西省南昌市南宋“嘉定二年”墓曾经出土过一件造型相同,文饰稍异的三足炉,因此该件定为南宋器是妥当的。

[专家点评] 元 耀州窑白地黑花瓷坛

[专家点评]元耀州窑白地黑花瓷坛这件元代耀州窑白地黑花瓷坛,高36.1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13.3厘米。坛口为圆唇,口沿微敛,丰肩,深腹,肩以下渐内收,圈足。肩两侧对称饰双系,以双泥条捏塑而成。肩、上腹绘黑色花纹两层,线条流畅,黑彩上罩以透明釉,白中闪黄;下腹与器内满施黑釉,下底无釉。此坛形体硕大...,花纹饱满,是元代耀州窑瓷器中的精品。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元 磁州窑白釉黑花题字纹瓶

[专家点评]元磁州窑白釉黑花题字纹瓶这件元代磁州窑白釉黑花题字纹瓶高28.5厘米,口径4.98厘米,底径9.6厘米。唇口,束颈,削肩,鼓腹,腹下渐斜,收至底部外撇。通体白釉褐彩纹饰,口一周酱釉,颈部一周火焰纹,腹上部二周弦纹间一周题字,为“列窑去送送得捉肘”八字。一周横题字的较为少见,题字内容较为特殊,似为广告性质的萌芽。是济南市出土的元代磁州窑珍品。

[专家点评] 北宋 磁州窑绿釉黑花梅瓶

[专家点评]北宋磁州窑绿釉黑花梅瓶这件北宋时期烧制的磁州窑绿釉黑花梅瓶,高32、口径3、足径9.8厘米。造型端庄秀丽,通体以绿釉黑花为饰,釉面开有细碎纹片。腹部主题图案为四组花卉纹。花卉纹结构简练,节奏感强,廖廖数笔,花形毕现,神采飞扬,淋漓奔放。绿釉黑花是磁州窑瓷器装饰中比较少见的品种,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不多,所以,此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甚为珍贵。

[专家点评] 元代 白釉黑花刻龙凤纹罐

[专家点评]元代白釉黑花刻龙凤纹罐磁州窑系是我国北方一个最大的民窑体系。这件白釉黑花刻龙凤纹罐,器型为直口、削肩、鼓腹,腹下斜收至底。高26.2厘米,口径14.3厘米,通体为白釉褐彩刻划龙凤纹,腹上部一周绘有龙凤纹,下部为云纹。白釉釉下黑彩划花器是磁州窑器中的高档瓷。此罐为元代磁州窑珍品。

[专家点评] 金代蓝釉黑花螺纹题材罐

[专家点评]金代蓝釉黑花螺纹题材罐蓝釉黑花螺纹题诗罐器型为直口、圆肩、鼓腹,腹下斜收至底,高22.8厘米,口径16.9厘米,底径11.2厘米。通体为蓝釉褐彩纹饰,内容为肩部一周菊花及花叶,腹部一周题四句诗及螺纹。此诗字体颇像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字体,字书写较大,成为纹饰主题,运笔凝炼有力,字体秀劲挺拔。其绘画则简笔写意,飘逸流畅,融诗与画为一体,经专家鉴定小组鉴定,此罐为金代磁州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