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手下为什么没有顶尖的谋士?四大都督倒是智勇双全! 但却有一个怪现象,孙权手下好似没有一个特别出名的谋士。是孙权手下没有谋略人才还是我们被某种假象所迷惑呢?孙策临终把江东交给弟弟,并说,举贤任能,使其各自尽心尽力,以便保卫江东,这是孙权的强项。孙权的四任都督都是文武双全之人不过,以上四人好像并没有多少有名的智计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倒是东吴的四任都督好像都是个顶个的智谋之士。
历史上明朝到底有多么强大,当时都有什么壮举 先说说明代人口,那时,世界人口为4.2亿,明朝人口约为5200万,这个概念是什么?事实上,除了...和经济方面,明朝在文化、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1383年的京剧观测台的建立和1439年的天堂乐器的创作,正因为如此,明朝创造了万国朝拜的局面。
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10首诗词 更有趣的是,农耕文明居然武装出了一只,实力超过头号游牧强国匈奴的骑兵部队。漠北之战后,中原王朝打通了河西走廊,开拓了丝绸之路,从地区性大国,走上了世界顶级文明的行列。再到219年,曹操在汉中,兵败刘备,中国走向分裂。三国鼎立,连年的战争大损国力。公元353年,王羲之邀请33岁的谢安、孙绰、孙统等41位文人雅士,在会稽山阴兰亭修稧,曲水流觞,饮酒作诗。而同期的北方中国,各民族不断登场,主导历史,民族血腥大融合。
都知道逼死商鞅、错失苏秦的人是他!这三点能证明他功大于过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逼死商鞅,错失苏秦。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他对秦国的贡献大于犯下的错误。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虽然秦惠文王逼死了商鞅,但是商鞅死却换来三大好处。商鞅变法很适合秦国的国情,是秦国强大的根本。秦惠文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且秦国刚处死商鞅,讨厌说客,未采纳他的建议。张仪主张秦国参与各诸侯复杂的斗争,秦国在参与过程中,进行谋利。
高卢债务起义:罗马军团大战角斗士的铁罐头 赶往高卢镇压义军的罗马军团为此,上日耳曼行省的总督西里乌斯被授命接管了两个行省全部的军队。全副武装的角斗士成为坚持时间最久的义军但在中路,罗马军团还是被全副武装的角斗士所阻挡。罗马对高卢的镇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高卢债务大起义的影响力并不巨大,但却是后人观察罗马帝国内社会生态变化的重要窗口。
苏轼真是被热死的吗?很遗憾,是的 当年,苏家两兄弟在父亲的陪伴下进京赶考,这场考试,像是两兄弟的出道表演,阅卷者是当时的文学界权威欧阳修,在看完苏轼的文章后,他对儿子说:「”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谈起我。”苏家兄弟也不负欧阳老师的厚望,一次制策考试(仁宗皇帝求才若渴,下令举办这个特殊的考试,以鼓励公开批评的精神),仁宗看到完二人书写的治国之道,欣喜地说:「”今日为子孙得二相才。”用天之骄子来形容年轻时代的苏东坡,一点都不夸张
南唐一词人太过优秀,写出一句千古名句,竟引起皇帝不满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过优秀,就容易受到嫉妒、指责。冯延巳,便是南唐的一位优秀词人。宋初《钓矶立谈》评价他「”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王国维在他《人间词话》中则评价他「”开北宋一代风气。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诣”。正因为冯延巳的优秀,他得到了南唐中主(南唐第二位皇帝)李璟的信任,曾官至宰相。但是当冯延巳写出经典词作《谒金门·风乍起》后,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其中一句「”吹皱一池春
反动会道门组织查禁取缔记 广东毗邻港澳,解放又晚,土匪、特务、反动会道门组织特别多,势力特别大。1953年全省各地便开展了取缔反动会道门的专项斗争,坚决惩办了民愤和罪恶极大的反动会道门头子,基本肃清了广东境内反动会道门组织,使城乡秩序大为安定,社会景象焕然一新。抓获的反动会道门暴徒。这些反动会道门的领导机构多设于城市,以城市为基地向周围农村发展组织和进行活动。
二战时期的日军坦克研发为什么会从先进地位走向鸡肋产物 说到二战时期日本对于装甲力量的建设,可以说起步的也是非常早,一战时期法国的首次在索姆河战役中就大规模使用了当时领先于世界雷诺FT17型坦克,并且在战役中重创了德国军队缓解了战场上不利态势,该战役被日本人所关注,他们对战场新出现进攻型武器「”坦克”感到非常有兴趣,于是在一战结束后,日本就曾经派遣了多名考察人员对法国的坦克进行实地的研究和学习之后又向法国购买了一批最新型的雷诺FT17改进型坦克,然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