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撰集百缘经》及其故事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省【文献属性】[台湾省]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出版年代】2003年【文章标题】《撰集百缘经》及其故事研究【文章作者】李昀瑾 【指导教师】郑阿财【论文页数】179 页【中文关键字】撰集百缘经|佛教文学|譬喻|本生|因缘|故事|支谦

【中文摘要】《撰集百缘经》,凡十卷,译者记载为三国时吴˙支谦,省称为《百缘经》,现收录在《大正藏》第四册“本缘部”当中。《撰集百缘经》全书分为十品,每一品各有十则事缘,共计百缘,以百则事缘来说明善恶因缘的果报。 本文第二章利用语言学的 ... ,将一般认为支谦所译的《撰集百缘经》与已经研究确定为支谦所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以及其它确定为支谦所译的佛典,参照对比,发现其与这些佛经在词汇的使用上,与译文的语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应非同一人之译笔。从这些佛经经文的语言比对,可证《撰集百缘经》当非支谦所译。 本文第三章分析《撰集百缘经》的叙事模式分为三大类:授记故事、佛本生故事、果报故事。授记故事是信者对佛法深生信仰之后,发大誓愿,而蒙佛授记将来得以成佛。佛本生故事则是由佛陀今生所得到的供养福报或是圣德之行,而溯及佛陀于过去世修行时所为的功德或菩萨行。果报故事则是一般众生或是声闻弟子依其所种之善恶因缘而得到相应果报的故事。另有三则故事无法归入上述的三类叙事模式中,归为“其它”于最后另立一节讨论。 本文第四章为关于《撰集百缘经》的内容研究,分为主题与思想两方面来探讨。《撰集百缘经》故事所呈现出的主题有:授记、佛本生、饿鬼事、诸天生天因缘、佛弟子本事,以及无法归入上述主题的其余诸缘。而在故事中反映的主要思想是授记思想、舍身成道以及因果业报的思想,其余的思想内涵尚有:五道轮回、广发誓愿、称念佛名、小乘思想、大乘根苗等。 本文第五章主要以与《撰集百缘经》故事内容高度相关的经典《贤愚经》、《杂宝藏经》,以及日本《今昔物语集》为比较研究,《贤愚经》的故事和本经相关的有十六则,《杂宝藏经》和本经相关的则有七则,《今昔物语集》天竺部和本经相关的则有十六则。论证《撰集百缘经》实乃一故事内容丰富,亦受到后世欢迎的佛经。 本文第六章除了总结前述,但是却对本经重新定位认为:《撰集百缘经》全经叙事模式化、程序化的情形,从文本阅读的角度来说,或许不免让人觉得变化不大又有所重复,正如同有学者所言:“几乎都是循同一模式撰写而在用词遣字上,也常以同样的词语,同样的句法一再出现在各则故事中,是以经中的大多故事,都缺乏文学的创造性与趣味性,给予人非常呆板枯燥,千篇一律的感觉。”然而从说法宣教的角度来看,或许《撰集百缘经》本就不是为了作为阅读的经本而产生的,而是基于教化的目的,在通俗的宣教活动中,运用各种佛陀、弟子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来作为说法时的例证,以达到劝善止恶的效果。是以它所呈现的面貌─套语的使用、模式化的叙述方式,是较接近于口传文学的特色。从这种以宣教的作为主要目的的角度来看,所要宣扬的就是归依三宝、敬信佛僧这样的理念,既然要宣扬,那么反复的述说便是达到强化观念、使之深入人心的有效方式。因为《撰集百缘经》当中的本生因缘故事,仔细品味,不但具有文学的趣味而富有宣教的效果,更为后来的文学、壁画提供了许多素材与参考,虽然在某些故事中有着程序化的痕迹,仍无损于它的成就与价值。 由于笔者对佛教经典中的文学内涵深感兴趣,有鉴于此,故对《撰集百缘经》全经一百则故事作较为全面的整理探讨,以期能显现《撰集百缘经》在佛教文学上的地位,并重新给予它应有的评价。 【论文目次】

目 次第一章 绪论01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01第二节 前人研究05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 ... 07第二章 《撰集百缘经》的成书及其 相关问题 09第一节 译者及翻译年代14一、由经录看译者问题 15二、从语言风格来考察 20第二节 历代的着录情形30第三节 版本概况40一、写本 40二、刻本 45第四节 基本组织与内涵48第三章《撰集百缘经》的叙事模式 51第一节 授记故事模式52一、起信 52二、发愿 55三、授记 56第二节 佛本生故事模式57一、今生福报与圣德 58二、过去世修行 60第三节 果报故事模式64一、善报故事 64二、恶报故事 67第四节 其它69第四章 《撰集百缘经》的内容研究73第一节 主题73一、授记 73二、佛本生 75三、饿鬼事 77四、诸天生天因缘 78五、佛弟子本事 80六、其余诸缘 83第二节 思想84一、主要思想 85二、其它思想 88第五章 《撰集百缘经》故事与 相关故事之比较 95第一节 主题、情节相同,内容稍有变化者 104第二节 主题、情节相同,内容不同者 137第三节 部分情节相同者 149第四节 小结 151第六章 结论 155附 录 165《法苑珠林》所收录的《撰集百缘经》故事165参考书目169 

【参考文献】一、 藏经类及目录大正新修大藏经正编五五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吴 支谦译 梵摩渝经 大正藏第一册 吴 康僧会译 六度集经 大正藏第三册 吴 支谦译 太子瑞应本起经 大正藏第三册 西晋 竺法护译 生经 大正藏第三册 隋 阇那崛多译 佛本行集经 大正藏第三册 宋 绍德、慧询译 菩萨本生鬘论 大正藏第三册 吴 支谦译 撰集百缘经 大正藏第四册 元魏 慧觉等译 贤愚经 大正藏第四册 元魏 吉迦夜共昙曜译 杂宝藏经 大正藏第四册 西晋 法炬共法立译 法句譬喻经 大正藏第四册 姚秦 道略集、鸠摩罗什译 众经撰杂譬喻经 大正藏第四册 姚秦 竺佛念译 出曜经 大正藏第四册 后秦 鸠摩罗什译 大庄严论经 大正藏第四册 后汉 失译 杂譬喻经 大正藏第四册 后汉 支娄迦谶译 杂譬喻经 大正藏第四册 唐 义净译 佛说譬喻经 大正藏第四册 萧齐 僧伽斯那撰、求那毘地译 百喻经 大正藏第四册 姚秦 鸠摩罗什译 妙法莲华经 大正藏第九册 唐 实叉难陀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正藏第一○册 后汉 支娄迦谶译 般舟三昧经 大正藏第一三册 吴 支谦译 菩萨生地经 大正藏第一四册 唐 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 大正藏第二三册 唐 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毘奈耶 大正藏第二三册 唐 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 大正藏第二三册 唐 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事 大正藏第二三册 唐 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 大正藏第二四册 唐 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大正藏第二四册 唐 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 大正藏第二四册 后秦 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 大正藏第二五册 唐 玄奘译 阿毘达磨大毘婆娑论 大正藏第二七册 后汉 安世高译 阿毘昙五法行经 大正藏第二八册 隋 费长房 历代三宝记 大正藏第四九册 唐 道宣 续高僧传 大正藏第五十册 唐 玄奘口述、辩机笔受 大唐西域记 大正藏第五十册 梁 慧皎 高僧传 大正藏第五十册 梁 宝唱 经律异相 大正藏第五三册 唐 道世 法苑珠林 大正藏第五三册 唐 道世 诸经要集 大正藏第 ... 册 梁 僧佑 出三藏记集 大正藏第五五册 隋 法经等撰 众经目录 大正藏第五五册 隋 彦琮撰 众经目录 大正藏第五五册 唐 道宣 大唐内典录 大正藏第五五册 唐 智升 开元释教录 大正藏第五五册 法宝总目录 第一至三册 高丽大藏经高丽大藏经 撰集百缘经解题 第二十九册第三十册 国译一切经(印度撰述部) 撰集百缘经解题 第一五册 二、 中文专书及论着 (东晋)法显撰,章巽校注1985,《法显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玄奘述、辩机撰,季羡林等校注1985,《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丁敏 1991,《譬喻佛典之研究──撰集百缘经、贤愚经、杂宝藏经、大庄严论经》,《中华佛学学报》第四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页75~117。1996,《佛教譬喻文学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 小野玄妙着、杨白衣译1983,《佛教经典总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敦煌学研究小组1993,《伦敦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提要》,台北:福记文化图书有限公司。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 ... 会主编1982,《国外学者看中国文学》,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方立天1988,《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方广锠1989,《佛教典籍百问》,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佛经中的民间故事》,北京: ... 科学出版社。1991,《佛教大藏经史(8~10世纪)》,北京: ... 科学出版社。 王文颜1984,《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 王邦维编译1985,《佛经故事选》,重庆出版社。 王重民、刘铭恕1985,《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王晓平1990,《佛典.志怪.物语》,江西人民出版社。 王树英等译1984,《印度民间故事》,北京大学出版社。 加地哲定着、刘卫星译1990,《中国佛教文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北京大学藏敦煌文献》(1~2),上海古籍出版社。 瓦尔特.翁2000,《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页20。 印顺导师1992,《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正闻出版社。 曲金良1995,《敦煌佛教文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朱庆之1992,《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吕澄 1991,《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91,《吕澄佛学论着选集》,济南:齐鲁书社。 李永炽2000.5《日本佛教故事的集大成─《今昔物语集》》,《人生杂志》第201期,页105。 李扬1996,《中国民间故事型态研究》,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周一良1987,《论佛典翻译文学》,收于郁龙余编:《中印文学关系源流》,湖南文艺出版社,页103~104。 周叔迦1978,《漫谈变文的起源》,收录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页183~188。 周新2000,《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与语言策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年第1期,页11。 季羡林 1982,《中印文化关系论文集》,北京:历史认知网书店。 1987,《印度文学在中国》,收于郁龙余编:《中印文学关系源流》,湖南文艺出版社,页115~117。1991,《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江西人民出版社。 金荣华1997,《民间故事论集》,台北:三民书局。 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997,《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 柳无忌1986,《印度文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胡士莹1980,《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 胡万川1998,《变与不变──民间文学本质的一个探索》,《台湾省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投:台湾省省 ... 文化处。 胡适1988三版,《西游记考证》,收于《胡适作品集》10《西游记考证》,台北:远流出版社,页39~84。 郁龙余编1987,《中印文学关系源流》,湖南文艺出版社。 孙昌武1985,《唐代文学与佛教》,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关于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见于《文学评论》,北京: ...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页16~17。 马世长1996.6,《胁比丘与在母胎中六十年》,《佛教文化》,页14~15。 高名凯、石安石主编1963,《语言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 高辛勇1987,《形名学与叙事理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常任侠 1987,《佛经文学故事选》,台北:木铎出版社。 张曼涛主编1987,《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7,《现代佛教学术丛刊》38《佛典翻译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梁启超1966年台二版,《佛学研究十八篇》,台北:台湾省中华书局。 梁晓虹1993,《佛典的譬喻》,《文化知识》1月号。1994,《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大学语言学院出版社。2001,《从语言上判定《旧杂譬喻经》非康僧会所译》,《佛教与汉语词汇》,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页133~147。 梁丽玲1998,《《杂宝藏经》及其故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2,《《贤愚经》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3,《《撰集百缘经?饿鬼品》研究》,收于《冉云华先生八秩华诞寿庆论文集》,冉云华先生八秩华诞寿庆论文集编辑 ... 会,台北:法光出版社。 郭立诚1978,《小乘经曲与中国小说戏曲》,收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页159~170。 郭良鋆、黄宝生编译1987,《佛本生故事选》,台北:汉欣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陈竺同出版年不详,《汉魏六朝之外来譬喻文学》,《语言文学专刊》第2卷第1期,广东:中山大学,页47~77。 陈寅恪1987,《《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收于郁龙余编:《中印文学关系源流》,湖南文艺出版社,页63~64 汤用彤1997,《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 黄永武 1981~1986,《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6,《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敦煌丛刊初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新疆 ... 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年不详,《库车库木吐拉石窟》,新疆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遇笑容、曹广顺1998.2《也从语言上看《六度集经》与《旧杂譬喻经》的译者问题》,《古汉语研究》(总第39期),页4~7。 台静农1978,《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收录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页61~126。 裴普贤1968,《中印文学研究》,台北:台湾省商务印书馆。 赵朴初、任继愈等1988,《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北:国文天地出版社。 刘介民1990,《比较文学 ... 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 刘守华 1984,《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8,《故事学纲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比较故事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刘崇棱1979,《日本文学欣赏─古典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乐蘅军1969,《宋代话本研究》,国立台湾省大学文学院。 潘重规1994,《敦煌变文集新书》台北:文津出版社。 蒋述卓 1990,《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2,《《经律异相》对梁陈隋唐小说的影响》,《学士》卷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页45。 蔡运辰编着1983,《二十五种藏经目录对照考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鲁迅出版年不详,《中国小说史略》,台北:谷风出版社。 卢前1978,《中国戏曲所受印度文学及佛教之影响》,收录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页143~157。 钱仲联1987,《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收录于《东方比较文学论文集》,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编,湖南,中华书局、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页176~198。 糜文开 1970,《印度文学欣赏》,台北:三民书局。1984再版,《印度文化十八篇》,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中印文学关系举例》,收录于《中印文学关系源流》,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编,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页248~269。 谢生保1998,《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概述》,载《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页29~38。 魏承恩1991,《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罗钢1994,《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关德栋1978,《谈“变文”》,收录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页189~214。 释永祥1990,《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高雄:佛光出版社。 释依淳1991年三版,《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高雄:佛光出版社。 释道安1978,《中国大藏经翻译刻印史》,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78,《中国大藏经雕刻史话》,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 镰田茂雄着、关世谦译 1985,《中国佛教通史》第1卷,台北:佛光出版社。 1986,《中国佛教通史》第2卷,台北:佛光出版社。 1986,《中国佛教通史》第3卷,台北:佛光出版社。 1991,《中国佛教通史》第4卷,狮子吼杂志社印行。 三、学位论文丁敏1989,《佛教譬喻文学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张瑞芬1995,《佛教因缘文学与中国古典小说》,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梁丽玲1994,《《杂宝藏经》及其故事研究》,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贤愚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刘美英(释依淳)1984,《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罗媛邦(释永祥)1986,《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四、日文论着及期刊 小野玄妙着、小野玄妙著作集刊行 ... 会编1977,《佛教文学概论》,东京:开明书院。 干舄龙祥1954,《本生经类的思想史的研究》,东京:东洋文库。 今野达校注1999,《今昔物语集》,东京:岩波书店。 出本充代1995.5,《“撰集百缘经 ”的译出年代》,《学佛教文化学》第8期,页99~108。 加地哲定1979,《中国佛教文学研究》,京都:同朋社。 池田温1990,《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岩本裕 1957.3,《RatnavadanamalaRatnamalavadana, Ed. K. TAkahata, Tokyo 1954を见》,《东洋学报》第39卷第4期,页89~100。 1962.4,东洋学报》第44卷第4期,页94~107。 1967,《佛教说话研究序说》,京都:法藏馆。1978,《佛教说话研究?第2卷?佛教说话的源流和展开》,东京:开明书院。 东元庆喜1968.12,《佛典に见える譬喻的种类》,《印度学佛教学研究》7卷1号,页374~377 。 深浦正文1952,《新稿佛教文学物语》(上、下卷),京都:永田文昌堂。 泽田瑞穗1975,《佛教和中国文学》,东京:国书刊行会。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撰集百缘经》及其故事研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新年第一天上班祝福语

    新年第一天上班祝福语1、年后归来志气膨,信心满满展宏图;积极努力心气盛,意气风发精神足;工作上心有干劲,步步如意走鸿途;兢兢业业勤付出,工作顺心事业旺;愿你节后多努力,一展身手续辉煌!

  2. 谷歌新闻搜索没有政治偏见,但他们确实喜欢主流媒体

    谷歌新闻并没有根据用户在政治光谱中的位置向用户提供不同的新闻,尽管保守派评论员甚至总统特朗普都提出了指责。在评估谷歌新闻有偏见的指控时,这是一个需要牢记的重要观点。剩下的33%没有宣布政治归属。我们要求他们在登录个人谷歌账户时在谷歌新闻中搜索有关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的新闻,并报告他们被推荐给每位候选人的前五篇报道。

  3. 柳宗元的子女 对柳宗元的历史评价

    柳宗元柳宗元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又和刘禹锡并称“刘柳”、和韩愈并称“韩柳”,是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一生官场沉浮,家庭清贫,才高八斗却官场失意、家庭生活不幸,临终不得不将子女托孤给好友刘禹锡、韩愈等人。柳宗元的子女>柳宗元生育四个小孩,两男两女。因为柳宗元生前的政治遭遇与死后的寂寞状况,他的子女情况不甚明了。

  4. 失望和绝望_就算失望不能绝望_失望绝望心碎的说说

    失望绝望心碎的说说非常多非常火热,国柱小编特地整理了许多,一起来看看有没有需要的吧。失望绝望心碎的说说卸下你的面具再来和我说话,我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揣测你是否真心。烟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眼睛空洞无神的望着远方失望绝望心碎的说说原本伤感的季节、让我渲染的更加伤感。心碎了就连哭过的眼泪也是带血的。失望绝望心碎的说说我们都愿意为自己想保护的人而肆无忌惮地伤害其他人这并没有错。

  5. 真心忏悔力量大,一念遍满无穷劫

    妙高禅师大吃一惊,立刻观照自己的傲慢,当场就跪下来礼拜,忏悔道:"以后我不会再那么傲慢了,请您继续来护我的法吧!因此,忏悔是非常有力量的。《华严经》说,一念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一念遍满无穷劫。因此,忏悔是非常有力量的,至少使我们减少继续犯恶的因缘,同时增加我们善的因缘,忏悔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6. 梦见小孩子打闹

    周公解梦梦见小孩子打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小孩子打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火车 坐火车 赶火车_周公解梦梦到火车 坐火车 赶火车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火车 坐火车 赶火车好不好

    做梦梦见火车坐火车赶火车好不好?梦见火车坐火车赶火车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火车坐火车赶火车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火车是停止的,意味着梦者预定的计划会推迟。梦见出租车_周公解梦梦到出租车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出租车好不好梦见火车晚点,预示著梦者对自己目前所接触的抱着迟疑不决的态度。梦见列车爬上急坡,提醒梦者要注意“心病”,如果想不开,将会患上经衰弱。

  8. 汉文帝逼死的自己的亲舅舅为什么要当着母亲的面呢 最是无情帝王家

    汉文帝为什么会逼死自己的亲舅舅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但是汉文帝刘恒登基没几年,就把舅舅薄昭给诛...,这是为何呢?汉文帝派出的使者,就代表汉文帝本人,如今使者被...,就等于有人挑衅自己的皇权。汉文帝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他自己十分清楚。此次,...掉自己的亲舅舅,也是向满朝文武表明,自己也不是善茬,最好不要有过分的行为。

  9. 梦见太阳入怀中_周公解梦梦到太阳入怀中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太阳入怀中好不好

    女性梦见太阳入怀中,则将生出一个扬名世界的大人物。男性梦见太阳入怀中,预示自己近期名声不错。梦见昏暗的太阳,团团转的太阳、或是逃遁的太阳,提醒你家庭可能会有麻烦。梦见狂风大作_周公解梦梦到狂风大作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狂风大作好不好梦见太阳像火一般燃烧,预示愿望将会实现。梦见太阳在云中穿过,或射出光线,是小小的荫翳阻挡了太阳的光芒,表示在爱情方面可能会有些不顺心的事发生。如梦见吞下太阳,表示怀孕。

  10. 狂妄的成功与可悲的失败:拜占庭皇帝赫拉克利乌斯受诅咒的统治

    公元610年至641年拜占庭皇帝赫拉克利乌斯(Heraclius)的统治,读起来像是一系列灾难,不断地降临到他的继承人身上.在两次灾难之间,他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他和他的继承人控制了领土的进一步丧失,教会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分支,而赫拉克利乌斯或赫拉克利奥斯皇帝最终成功地粉碎了波斯帝国,他失去了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人.埃及是至关重要的领土,因为它提供粮食.当他到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