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日本列岛四面环海,人民自然而然要向大海讨生活,捕鲸自古以来就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二战爆发后,日本的捕鲸船多被军方征用。到了195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世界最大捕鲸国。到了2014年,澳大利亚为捕鲸问题将日本一状告上国际法院,同年3月国际法院做出判决,认为日本在南极海域高达每年935头的「捕鲸科研计画」没有必要,要求日本停止以「科学研究」之名在南极海进行捕鲸。今年12月26日,日本正式宣布退出管理鲸类资源的IWC。
日本列岛四面环海,人民自然而然要向大海讨生活,捕鲸自古以来就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不过直到国际贸易发达、日本肉食也早就多元化的今天,日本 ... 却依然为了鲸肉不惜得罪国际社会,宣布退出管理鲸类资源的国际捕鲸 ... 会。想了解这条「商业捕鲸」之路要怎么走下去,不妨先回头看看日本过去几千年的「鲸食文化」。
日本虽然自古就有捕鲸的纪录,绳文时代与弥生时代的遗址就留下不少鲸骨与相关遗迹,奈良时代(公元8世纪)的和歌也有「捕鲸」字句。曾接受织田信长上洛拜见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也曾接受三好长庆招待鲸肉。江户时代初期,开始出现从水军派生、以鱼叉与鲸网捕鲸的「鲸组」;江户时代晚期的知名画师葛饰北斋有描绘捕鲸的作品传世,另一名画师歌川国芳甚至绘制了一幅宫本武藏在海上击败鲸鱼的浮世绘(根据传说所画)。
由于鲸类体积庞大,将其解体当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切割、抽取鲸油到鲸肉腌渍,传统至少需要数百人规模的组织,才能赶在 ... 前完成。以江户时代西海道(今九州)最大的捕鲸基地生月岛来说,当地知名的「益富组」在全盛期共有两百多艘捕鲸船,共三千人从事相关工作,从十八世纪初到幕府末年共捕获两万多头(整个西海道一年捕鲸约三百头),一头鲸可获利益4千两。
鲸类的经济价值除了鲸肉,鲸油可以驱虫、可作灯火燃料;鲸骨可做肥料与手工艺品的材料;皮可做胶、血可入药;鲸须可做操偶线、抹香鲸肠道内的灰色胶状物(即「龙涎香」)可做香料。但传统渔场的鲸类资源日益枯竭、加上组织庞大难以维持,传统捕鲸业也在19世纪渐渐式微。
捕鲸也受「黑船来袭」影响
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Matthew Perry)率舰队驶入江户湾迫使幕府开国,史称「黑船来袭」。这起事件摇撼了长久以来奉行锁国的日本,影响所及,捕鲸业也开始研究「美式捕鲸」,即以捕鲸枪搭配传统鲸网捕鲸。捕鲸船队由一艘搭配捕鲸枪的西洋式帆船带头,希望提升捕鲸效率,虽然日本人一开始对这种新式捕鲸并不熟练,但由于兼有养成海军之目的,仍在幕府命令下推展开来。影响所及,一直到1950年代还可以见到这种捕鲸模式。
明治41年(1908年),全日本已有12间捕鲸会社, ... 为了保护近海的鲸类资源,明治42年发布了《鲸渔取缔规则》,限制全国的捕鲸船不可超过30艘。在鲸类资源枯竭, ... 又限制捕鲸业发展的情况下,日本捕鲸株式会社与大洋捕鲸株式会社在昭和初年(1930年代)开始航向南极海。
战后:又一次捕鲸的黄金年代
不过当时冷冻运送技术尚不发达,加上 ... 限制远洋捕鲸不可将产品输入国内,与既存的沿岸渔业发生竞争,当时南极捕鲸主要是为了输出鲸油。二战爆发后,日本的捕鲸船多被军方征用。直到战后(昭和21年、公元1946年),日本的捕鲸母船才得以重建,因为肩负提供国内肉源与输出鲸油赚取外汇的重要任务。日本战后的最初两艘捕鲸船,还是在麦克阿瑟的鼓励下,从美国军舰改建而成。到了195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世界最大捕鲸国。战后好长一段时间,炸鲸肉块都是小学营养午餐的主要菜色之一。
日本战后百废待兴,当时鲸肉是国民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包括学校供应的营养午餐也常见到鲸肉。《赫芬顿邮报》日文版称,日本捕鲸最兴盛的时期当数1960年代的前半,1962年曾创下22万6000吨的纪录。另一方面,为了保护鲸豚资源,15个捕鲸国1946年则在华盛顿缔结《国际捕鲸管制公约》,1948年国际捕鲸 ... 会(IWC)成立,希望让捕鲸业永续发展,日本则在1951年加入。
IWC负责监督各国捕鲸的数量与种类,评价是否合于公约:包括完全禁止捕捉濒临绝种的珍贵鲸鱼、划定鲸类保护区、规定捕鲸的数目与大小、限定捕鲸的季节及水域,严格禁止捕捉尚未断乳的幼鲸及陪同幼鲸的母鲸。由于世人越来越担忧「鲸类绝种」,捕鲸国与反捕鲸国的对立在1970年代也开始激化,越来越多的反捕鲸国加入IWC,所谓「让捕鲸永续发展」也渐渐成为IWC的反对重点。
到了1980年代,反捕鲸国在IWC已经过半,1982年更通过《禁止商业捕鲸公约》,明定自1986年开始,严格禁止商业捕鲸,所谓「国际『捕鲸』 ... 会」已经名存实亡。当时仅有巴西、冰岛、日本、挪威、秘鲁、韩国与苏联投下反对票,中国、智利、菲律宾、南非与瑞士选择弃权。IWC在1986年允许日本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在南极洲和北太平洋捕鲸。从1987年起,日本不再从南极海「商业捕鲸」,改以调查鲸类生态为目的「科研调查捕鲸」。
不让「商业捕鲸」,那「科研捕鲸」总行了吧
1988年,IWC开始全面禁止针对大型鲸类进行的商业捕鲸,就算是各国沿岸海域也不例外。日本同年也全面停止(大型鲸类的)商业捕鲸,但在IWC规范以外的鲸种当然不在此限。虽说不再为了商业活动捕鲸,但日本又拿出另一套说词:为了有效利用科研调查所得的鲸肉,所以将调查所剩的鲸肉提供给食用市场。
根据日本 ... 的说法,相关捕鲸工作完全合于规定。因为「共同船舶株式会社」是受日本鲸类研究所委托,专门负责调查捕鲸的公司。而其捕鲸工作则是农林水产大臣依据《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第8条第1项予以核准,从1987年开始进行以科学研究及调查为目的的捕鲸工作,调查结果呈交IWC的科学 ... 会,调查所得的鲸肉等渔业资源,则按照《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第8条第2项规定,由「共同船舶株式会社」负责加工贩售。
这场捕鲸国与反捕鲸国之战,日本当然不是唯一的鲸类猎 ... 国。1992年,冰岛便宣布脱离IWC,不在受到相关公约与规范的限制;1993年,挪威也重启商业捕鲸。1994年,日本所谓「调查捕鲸」延伸到北大西洋,非营利组织「海洋守护者协会」(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也开始跟日本捕鲸业针锋相对。
日本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作法,当然不被反捕鲸国所接受。到了2014年,澳大利亚为捕鲸问题将日本一状告上国际法院,同年3月国际法院做出判决,认为日本在南极海域高达每年935头的「捕鲸科研计画」没有必要,要求日本停止以「科学研究」之名在南极海进行捕鲸。日本忍了将近两年,还是在2015年12月还是重启了「南极科研捕鲸」。
今年9月,澳大利亚、美国和欧盟等反捕鲸国在IWC主导宣布「不允许任何捕鲸行为」,日本虽提案「恢复商业捕鲸」,但是受到澳大利亚为首的反捕鲸国的阻挠,最后以41票反对、27票赞成遭到否决。今年12月26日,日本正式宣布退出管理鲸类资源的IWC。明年6月30日开始,日本将可重启「商业捕鲸」,但将无法再到南极海域进行「科研捕鲸」,因为「科研捕鲸」须以加入IWC为条件。
吊诡的是,鲸类的所有经济用途,在今天不是有替代品,就是根本不再需要了(像是灯油)。那吃鲸肉呢?《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指出,根据一份2014年的调查,95%的日本国民根本没吃过或者很少吃鲸肉,88.8%的日本国民过去12个月也根本没有采买鲸肉食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