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也许是上天的安排,陈璧君得以与他相识、相知。>在汪精卫吸引之下,16岁的陈璧君毅然加入了同盟会,不为革命理想和民主未来,只为汪君。>抗战胜利后,陈璧君被判无期徒刑。1959年,68岁的陈璧君死在狱中。
汪精卫,革命志士、大才子、 ... 第一帅哥,曾经那么耀眼、绚烂,引得无数佳人竞相追随。然而,陪伴他一生的却是其貌不扬的。> 1891年,出身在南洋马来亚一个华侨巨富之家。1908年3月,马来亚槟榔屿,一个面容清秀、目光澄澈、才华横溢的年轻男子让目瞪口呆,疑为天人。演讲台上,他气宇不凡、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台下,她目光不移、神情迷离、面红耳赤,她一见钟情。> 跟着了魔似的,她从小兰亭、新街新舞台追到平章会馆,是他最忠实的粉丝,她二见倾心。这个令她怦然心动、无法平静、心生幻想的男人就是汪精卫。>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陈璧君得以与他相识、相知。从此,她的心只为他而跳、情只为他而牵,她三见愿托终身。> 在汪精卫吸引之下,16岁的陈璧君毅然加入了同盟会,不为革命理想和民主未来,只为汪君。为了能和他在一起,她不顾少女羞涩表露了心意,不顾家里反对退了姻亲,不远千里追到了日本。为了支持汪精卫的事业,她倾尽所有,为了与汪精卫相伴,她加入了刺杀团……>>> 一个女人能为男人做的一切,她都做了。可是汪精卫却发誓:「革命不成功不结婚。」他越说不结婚我,她的情更深,爱更切。> 1909年12月,汪精卫用豪迈「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之誓言来到北京,她也随他北上。> 当时,有人打趣她:「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看到自己满腔热情和爱恋被别人误解,她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 为了不耽误陈璧君,在行刺前,汪精卫找来她严肃地说:「你才18岁,一切我都记在了心里,此刻我对生已不敢奢望,望你三思。」> 知道汪精卫将与载沣同归于尽,这也许两人最后一夜,她不禁紧握他的手,任泪水湿透脸颊,轻轻抬起头、惦起脚亲吻了一下汪精卫的额头:「我不为刺杀而来,只因爱你,如果我们活下来,我要和你相守一生一世。」> 他心潮澎湃,默默无语,虽然一开始不喜欢这个女孩,因为无法忘怀那个美丽聪慧、温婉动人的初恋方君瑛。可这两年来,她抛开一切,跟随自己巅沛流离、冒生命之险,这炽热之情和无尽爱意怎么能让人不心动。> 此刻,他被深深地感动着,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用炽热的双唇寻找她的前额,脸夹,朝她的双唇探去……> 在汪精卫被捕后罪而不死,据说主审官善耆细阅读汪精卫供词后,怜其才,保下了他。> 墙外,陈璧君为了让汪精卫有活下去的勇气,辗转托人,将一封封信藏于鸡蛋:「妹之爱兄,天荒地老,此情不渝。」> 狱中,揣著这温暖的小纸条,他无尽柔情思万种,万般思念忆往昔,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情深似海,什么叫生死相许。于是 ... 一封:「叶落空庭夜籁微,故人梦里两依依;风潇易水今犹昨,魂度枫林是也非。入地相逢虽不愧,擘山无路欲何归;记从共洒新亭泪,忍使啼痕又满衣。」> 陈璧君收到后,哭了三天天夜,却于愿足矣。>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这个坚强勇敢、坚韧不屈的女人,终于牵手深爱的男人。> 在他遭遇了生命了最低谷,是她陪着一起走过;在他病后怀念初恋,是她让长得像方君瑛的施旦服伺左右……> 抗战胜利后,陈璧君被判无期徒刑。解放后,在宋庆龄、何香凝保荐下,她只要写篇悔过书即可出狱,可她宁可把牢坐穿,也不承认一生至爱的男人有罪。1959年,68岁的陈璧君死在狱中。她不仅无怨无悔,还满怀希望,先他15年而去的男人,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她,她一定会再见到他!>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