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曾任王震秘书的郭小川,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郭小川闻听老首长有令,立即叫上在中国剧协任职的贺敬之及其夫人、在中国儿童剧院工作的柯岩赶往医院。直到19年后的1962年,王震到北戴河参加中央会议,由郭小川引荐,贺敬之和夫人柯岩才得以与王震面谈。看到王震亲自调兵遣将,布置任务,作为喝过延河水、吃过陕北小米的老兵郭小川、贺敬之自然掂出了其中的分量,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

核心提示:看着看着,王震再也坐不住了,他要为宣传 ... 精神做点什么。于是,他大声地吩咐秘书:“立即让郭小川、贺敬之和柯岩夫妇到我这里来!”
本文摘自:《党史纵览》2017年3期,作者:郑学富,原题为:王震与《 ... 之歌》 “1963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的长诗《 ... 之歌》,以诗歌的形式歌颂了 ... 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把 ... 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之间,揭示出学习 ... 的重大意义。诗歌气势磅礴,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著名作家贾漫评价说:“《 ... 之歌》的爆破力和凝聚力,是贺诗的长诗中首屈一指的……在他创造的长诗中,达到艺术的高峰。”你可曾知道,这首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成千上万热血青年的长诗,与开国上将王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这首诗是在他的亲自安排关照下诞生的。
王震:“诗,一定要写好 ... 精神” >1963年早春,乍暖还寒,北京医院病房内,开国上将、时任国家农垦部 ... 的王震刚刚动完一次手术,躺在病床上看报纸。王震看的是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 ... 》,他为 ... 的苦难童年而悲愤不已,当他读到 ... 身为农民自卫队队长的父亲被地主反动武装活活绞死,其母亲受到地主侮辱后悬梁自尽,哥哥给地主扛活累死,弟弟又被活活饿死,年仅7岁的 ... 沦为孤儿的悲惨经历时,这位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将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当他看到 ... 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爱憎分明、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后,这位戎马一生、驰骋疆场的将军被 ... 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他为人民军队出了这么一位好战士而高兴,为自己有这么一位小老乡而自豪。看着看着,王震再也坐不住了,他要为宣传 ... 精神做点什么。于是,他大声地吩咐秘书:“立即让郭小川、贺敬之和柯岩夫妇到我这里来!” 王震虽然是一员武将,自谦为“大老粗”,可是他读书很多,知识面很广,而且十分爱护知识分子,喜欢和文人打交道,结交了不少作家、诗人朋友。后来,著名作家艾青、丁玲等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时,正是王震挺身而出保护了他们。王震还受周恩来的嘱托,在北大荒和新疆建设兵团安排被原单位划成右派的文化界人士1000多人,名为劳动改造,实为保护起来,避免他们受到冲击。曾任王震秘书的郭小川,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离开北平奔赴延安,参加了八路军,被分配到王震任旅长的三五九旅,曾从事宣传、教育和机要工作。解放后,他又担任过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1963年在《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郭小川闻听老首长有令,立即叫上在中国剧协任职的贺敬之及其夫人、在中国儿童剧院工作的柯岩赶往医院。 贺敬之和王震虽然在1962年才得以相识,但他早就对王震十分景仰。贺敬之16岁从老家山东台儿庄逃难求学,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3年春节,贺敬之跟随艾青带领的延安鲁艺秧歌队到南泥湾慰劳以王震为旅长的三五九旅,在慰问演出中,演员演唱了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南泥湾》这首歌。贺敬之当时是一名普通的文工团员,只有19岁,和秧歌队员们一起坐在地上,仰望主席台上王震讲话的风姿,第一次见到这位叱咤风云、大名鼎鼎的将军,心里十分敬仰,但是却没有机会与他直接交谈。直到19年后的1962年,王震到北戴河参加中央会议,由郭小川引荐,贺敬之和夫人柯岩才得以与王震面谈。虽然王震尚不认识贺敬之夫妻,但是他在延安时就对贺敬之的作品《南泥湾》和《白毛女》非常喜欢,所以他与贺敬之一见如故。据贺敬之回忆:当时“他(王震)穿了一条马裤,见面就问:哦,你就是贺敬之啊!虽说是第一次面对面与王震交谈,双方的谈兴都很高”。之后,双方虽然直接接触的次数不多,但彼此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郭小川、贺敬之和柯岩急急忙忙来到王震的病房后,王震招呼他们在病床前坐下,一边念着手中的报纸,一边热泪盈眶地向他们讲述 ... 的感人事迹、重大意义和自己的感受,他非常动情地说:“你们这些诗人都看了没有?应该写写这个 ... !担当起学 ... 、写 ... 的时代重任,我们这些老头子都要向他学习呢!”3人听了王震的一番话,深受感动。看到王震亲自调兵遣将,布置任务,作为喝过延河水、吃过陕北小米的老兵郭小川、贺敬之自然掂出了其中的分量,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3个人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并向王震表决心说:“我们3个人一起去抚顺,深入连队采访,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学习 ... ,保证完成好首长交给的这项任务。”王震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在与他们作别时,又特别叮嘱:“诗,一定要写好 ... 精神!”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郭小川贺敬之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