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55年4月10日午后,克什米尔公主号从孟买机场起飞,经停加尔各答。1955年4月11日中午12时15分,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起飞,飞向雅加达,空中飞行时间预计7小时。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前,蒋特组织得知,周恩来将率领中国代表团包租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往雅加达开会,这架飞机将在香港进行短暂停留。
64年前的今天,1955年4月11日,参加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越南代表团工作人员和随同前往采访的中国、波兰和奥地利记者共11人,他们乘坐由代表团包用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自香港起飞前往雅加达转赴万隆。该机在飞越北婆罗洲沙捞越附近上空爆炸起火,机身坠入海中,机上全部人员遇难。
在新中国历史上,曾有一次引发中外媒体关注的 “飞机事件”——发生于 1955年的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这次由蒋介石特务机关策划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震惊和谴责,同时也使当时中国 ... 代表团的万隆之行陡然加大了危险系数,但中国 ... 在空难之后并没有被恐怖威胁所吓倒。
机身坠入离海岸一公里的水中
1955年,由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五国发起的亚非会议邀请中国参加,中国 ... 决定派团出席。中国 ... 代表团兵分两路,一路由周恩来率队从昆明准备前往缅甸首都仰光,而另一路中国 ... 代表团部分成员和记者则按照原计划搭乘印度客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飞往印度尼西亚。
4月11日晚上,周恩来接到从北京外交部打来的 ... 报告说:克什米尔公主号突然失去了联系,情况不明。
4月12日清晨,搜救人员在新加坡东北500公里处印度尼西亚纳土纳群岛的斯达瑙附近发现克什米尔公主号残骸,机身坠入离海岸一公里的水中。护卫舰丹皮尔号相继找到了3具尸体,一具是飞行机械师顿哈,一具是空中乘务员毕门塔,另一具则无法辨认。在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中牺牲的8位中国人中,其中5位是记者。
不久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在空难搜救现场,意外地找到了客机上的生还者。
克什米尔公主号生还者,印度航空公司的维修工程师卡尼克1958年撰写了回忆录《克什米尔公主号》,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客机失事亲历者的真实回忆。
1955年4月10日午后,克什米尔公主号从孟买机场起飞,经停加尔各答。4月11日清晨飞抵泰国首都曼谷,然后,克什米尔公主号又从曼谷飞往香港,抵达香港的时间已经接近中午时分。
卡尼克在回忆录里写道:飞机刚停稳,香港航空公司的工人们就围了上来,他们大部分是中国人。但是,事后让卡尼克感到有些蹊跷的是,当他们机组在启德机场候机餐厅吃饭的时候,一个来历不明的年轻人闯进来。这个人四处打听乘坐飞机的中国代表团的情况,当得知飞机准备起飞时,他急忙冲出餐厅。
1955年4月11日中午12时15分,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起飞,飞向雅加达,空中飞行时间预计7小时。这是当天香港启德机场唯一起飞的航班。
飞机像一团烈火冲向海面,裂为三段
北京时间4月11日下午5时30分左右,从舷窗望出去,飞机正在穿越北婆罗洲马来联邦的沙捞越古晋海域。
就在这时,飞机出事了。卡尼克发现机舱里的冷气管开始冒出白烟。卡尼克马上冲进驾驶舱,向机长杰塔报告说,他怀疑是后行李舱起火,杰塔机长异常冷静地命令顿哈前去灭火。领航员派塞克从机舱跑过来报告说,机舱右翼发动机吊舱后面起火。
克什米尔公主号上的大火已经失控,凶猛的火焰席卷整个飞机。杰塔机长的第一个指令是立刻发出飞机失事信号,第二个指令是采取非常措施,让飞机在水上迫降。因为附近没有可以降落的陆地,距离最近的新加坡有350英里。
机舱里所有乘客都已经穿上救生衣。正在机舱里查看情况的卡尼克大吃一惊,熊熊燃烧的大火已经接近飞机的主油箱了。
克什米尔公主号的液力系统、电器系统相继失灵。在他们最后迫降水面之前,杰塔机长决定再次发出电讯,向雅加达空中管制中心报告他们迫降的确切位置。但是无线电已经坏了,飞机与地面联系中断,这时距离雅加达约一个半小时的航程。
在生死关头的最后瞬间,飞机机舱四壁已经被烤得通红。机长杰塔命令把机舱内的所有紧急出口和乘务组座舱的门统统打开。这时,滚滚黑烟进入座舱和机舱,飞机的前方能见度模糊不清。机长想拉平飞机向左转弯企图将飞机降落到附近靠陆地的地方,但机身毁坏严重,完全失控,飞机像一团火冲向海面,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裂为三段,坠入大海。
一开始,卡尼克被关在了领航员室里,无法出去,飞机坠海后领航员室受损,他才得以逃脱。在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中,奇迹般生还的还有两个人:副驾驶员狄克希特在飞机坠海后,猛力踢开身旁的滑动窗,拼力钻出水面得以生还。领航员派塞克也从坠海的飞机中死里逃生。最终他们三人游到一个无名小岛,在当地土著的帮助下,得以搭船回到家乡。
由蒋介石特工机关策划,调查中重要嫌犯失踪
1955年5月25日,众人期待已久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失事调查 ... 会的调查终于有了最终结果:飞机因外部装置导致爆炸。
周恩来希望英国 ... 指示港英当局同我方紧密合作,周恩来亲自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的熊向晖。
熊向晖回忆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方面陆续获得下列情报:
1.这一暗害阴谋是由蒋介石集团的特工机关“保密局”所属的“香港情报站”策划的,主持暗 ... 事件的人叫赵斌丞,直接指挥的人叫金建夫,具体执行放置炸弹的人是香港启德机场检修飞机的地勤人员周驹。
2.用来破坏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的炸弹是美国制造的小型定时燃烧炸弹,这批炸弹是4月5日由台湾省“保密局”交给从基隆开出的太古轮船公司航轮“四川号”秘密运往香港的。运抵香港之后,交给了“保密局”下属的“香港情报站”,他们把这批炸弹存放在香港西营盘第三街178号1楼一个名叫张祖顺的住处,以后由“香港情报站”派特工李益民前往领取,最后转交周驹。
3.“香港情报站”曾于事先指令特工许缜训练周驹安置此项炸弹的 ... 。周驹在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前,在极为短促的时间内,将此炸弹置于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一个机翼的油箱附近。
这份情报的详细、真实与具体令港英当局感到非常吃惊,香港警察署决定立刻开始缉捕嫌疑犯。
但是,就在熊向晖一行到达香港的当天深夜,他们突然得到情报:那个名叫周驹的重要嫌疑犯失踪了!
60万买通清洁工,把定时炸弹伪装成一包牙膏
从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中,可以追溯出香港对于这一事件的调查经过和蒋特组织从酝酿策划到最终实施的全过程。
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前,蒋特组织得知,周恩来将率领中国代表团包租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往雅加达开会,这架飞机将在香港进行短暂停留。在蒋特组织看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决定在香港下手,在飞机上安装定时炸弹,暗 ... 周恩来。具体密谋策划这个方案的负责人叫赵斌丞,他曾是“军统”头子戴笠的得意门生。这个计划最重要的环节是物色什么人能够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上安装定时炸弹。这个人必须是香港启德机场的员工,最好是能够自然而然地接近飞机。
几天以后,一个化名吴义清的台湾省“保密局”高级特工被秘密派往香港情报站,亲自主持督办炸机行动的实施。吴义清几经周折最终以60万港币雇用在香港启德机场做地勤清洁工的周驹执行破坏飞机的任务。
周驹接受了台湾省特工的训练,主要是熟悉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的结构,如何隐蔽快速准确地安装定时炸弹。4月11日上午,周驹和香港情报站的特工按计划把定时炸弹伪装成一包牙膏,放在水桶里,骗过安全检查,顺利带进机场。周驹顺利登上了克什米尔公主号,当他确信没有人注意自己后,用最快的速度,把那颗伪装好的定时炸弹固定在飞机右翼轮舱附近一个很不容易发现的缝隙里,然后离开……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发生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震惊和谴责,同时也使中国 ... 代表团的万隆之行陡然加大了危险系数,但中国 ... 在空难之后并没有被恐怖威胁所吓倒。1955年4月17日,周恩来率领中国 ... 代表团飞抵万隆。1955年4月18日,世界为之瞩目的亚非会议如期开幕。
在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36天之后,1955年5月17日,周驹偷渡到台湾省。他满以为这下子可算自由了,但却没想到被松山机场保安司令部认出并扣留。据说,1993年,周驹在台湾省悄无声息地死去。
万隆会议
周恩来为何能侥幸躲过一劫?
事实上,中国有关部门此前已获悉:台湾省蒋介石特务机关正策划趁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之机,谋害周恩来及随行人员的暗 ... 行动,其行动代号为“1”号。
情报确实可靠。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到底还去不去?周恩来考虑再三,决定还是乘飞机前往印尼参加会议。并商定:4月11日该机作为正常航班,上午飞抵香港,下午再改为中国代表团的包机,于13时从香港启德机场直飞雅加达。
正当周恩来全力以赴进行会议准备之际,他接到了缅甸 ... 吴努发来的电报。吴努邀请周恩来在去万隆参加亚非会议前,先在仰光休息两天,参加一个由中国、缅甸、印度、埃及和阿富汗等国 ... 参加的小型非正式会晤,研究一下出席亚非会议的有关问题。吴努对中国如此尊重,周恩来自然欣从。
国际社会对周恩来将出席万隆会议并从香港出境一事早有关注,但外界并不知晓周恩来将先到缅甸参加小型会晤一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周恩来的行踪。所以,周恩来得以躲过此难,在万隆会议上才有了中国外交上著名的“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