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黄士陵与他的工笔鼎彝器、花卉画黄士陵是位杰出的书法、篆刻家,同时也是一位风格独特的画家,擅画工笔花卉及青铜鼎彝之器。黄士陵的书法、篆刻走的是整齐、规整、高古、雅丽的风格,他在绘画上选择工笔画和描绘钟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黄士陵与他的工笔鼎彝器、花卉画
黄士陵是位杰出的书法、篆刻家,同时也是一位风格独特的画家,擅画工笔花卉及青铜鼎彝之器。
有资料记载,二十多岁的黄士陵,由于“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计,溷迹市井十余年”,来到南昌他从兄开的一家照像馆工作,闲时刻印、写字,有机会使他结识了一位懂艺术且具有热心肠的官员,由官员的举荐,三十二岁的黄士陵来到广州,入广东巡抚吴大徵幕中,为其校刊编拓古籍、印拓,如《十六金符斋印存》即是其一。曾在广州先后住有十九年之久。
光绪十一年(1885)八月,黄士陵由士大夫及官宦的举荐,来到北京国子监南学学习金石学,在北京生活了近两年时间。清代末期是金石学的鼎盛时期,而国子监又堪称金石学的研究中心,在这里学习,对成就黄士陵艺术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北京,黄士陵“得到了盛昱、王懿荣、吴大徵等名家指点”,“有空时,他还常向一些金石学家们问学。并且广泛涉猎两周、秦、汉金石文字”,在这里,黄士陵必然接触到许多鼎彝实物,他“有动于衷”,开始描绘这些器物。由于他早年曾在照像馆工作过,对物像的光影向背、明暗以及立体感有较直接的感受,再加上日夜摸挲这些实物,因此他画的鼎彝器十分逼真,造型准确,用色古艳明快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
他的工笔花卉也具有上述的特点,且入画植物不拘一格,闲花野草皆入画中,画卷上再配以他的碑体行书和钟鼎文字,真是珠联璧合,十分的相宜。如西泠印社所藏的一帧“兰花图”,取叶、花的部分入画,勾线准确、严谨、有力,白花以淡花青染底衬托,更显洁白。叶上虫眼及枯焦之处一一摹写逼似,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而又画意显然。二行行楷题写位置恰当,使原本向右倾斜、造成险势的花卉化险为夷。文字内容简炼,如小品文,有趣有情。此作虽未署名款,只钤二印,但风格一望而知为黄氏所作。
艺术家选择什么 ... 、什么题材做为表现对象,是和他的性情十分有关的。黄士陵的书法、篆刻走的是整齐、规整、高古、雅丽的风格,他在绘画上选择工笔画和描绘钟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