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佛陀略说佛祖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成道后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按照佛经,降魔印、说法印、禅定印、施无畏印、与愿印等,各佛皆司通用。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据《法华经见宝塔品》释迦佛说法时,多宝佛从地下涌出赞叹,分坐席=半与释迦佛与之并坐。
佛陀略说
佛祖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成道后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儿子,大致与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同时期人。
悉达多从小接受婆罗门教育。二十九岁时,他有感于人生之短暂,人世之危险,毅然抛奔土位继承权,剃除须发,离别妻了,出家修行,来探讨解决世界苦痛的 ... 。三十五岁修道成佛,成为佛教创始人。此后传道说法四十五年,终年八十岁。
佛:释迦牟尼常被称为"佛陀",简称佛,俗亦称佛爷,意思是真理的觉悟者。中文亦译作浮陀、浮屠、浮图。
觉有三个义项:
1、自觉
2、觉他
3、觉行圆满
佛三项俱全,菩萨缺第三项,罗汉缺二、三项,凡夫三项全缺。
世尊:婆罗门教对长者之尊称,延用于释迦牟尼。 《五灯曾元》云; "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顾视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如来:狭义的如来专指释迦,广义则指一切佛,如阿弥陀如来、药师如来等。
如来是梵文Tathagata的意译,如即如实,即"真如",指事物真相、万物本体。《大曰经疏》:"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
如来相头顶必有高肉髻,有右旋螺发或水波纹佛发,眉间白毫可有可无。佛陀一般不戴冠,但九世纪后之密宗佛陀有加冠者,但头顶仍然是高肉髻和螺发,如毗卢遮那佛(大曰如来)。如来身着大衣,基本以通肩式和袒右盾式为主。
凡三佛并坐,概为如来相,以手印及座次区别, 一般阿弥陀佛作禅定手印(双手相昼向上);毗卢遮那结拳智印双手合,食指并);药师佛右手捻丸,或左手持钵。按照佛经,降魔印、说法印、禅定印、施无畏印、与愿印等,各
佛皆司通用。
三佛并坐有三世、三方、三身之别。三世佛为燃灯佛(过去佛)、释迦(现在佛)、弥勒(未来佛)。三方佛为阿弥陀佛(西方)、释迦佛(中)、药师佛(东方)。三身佛为卢舍那佛(报身佛)、毗卢遮那佛(法身)、释迦佛
(应身佛)。
此外尚有旃檀佛像、金刚五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诞生像、苦行像、涅槃像等,皆属佛像系列。
旃檀佛像:佛经说优填王是用牛头旃檀木(优质檀木)造释迦像,称为优填王像,为立像,其胸前有如树轮一样的衣纹,多为木雕,传世品以明清所造为多。藏传佛像也喜仿此典故作铜旃檀像,样式也仿木雕像。
金刚五佛:密宗系统以大曰如来为首的金刚五佛(东方阿闪佛、西方无量寿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佛)一般头戴宝冠,身节璎珞、臂钏等、除了如来相外,也有菩萨装束的,俗称为装饰佛或宝冠佛,结跏趺坐,身形完全一样,只有根据他们所处的方向、手印、标志以及坐骑来判断佛名,在藏传佛教中多见。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经上形容释迦佛有所谓"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有许多"相" "好"在造像上是无法具体表现出来的。一般只有所谓"眉间白毫相" "顶髻相"(即肉髻)等,能明确显示出来。第五相中所谓的"手足指缦网相",也称"鹅王掌相"说佛陀的手、足指间有缦网相连,像水禽的脚蹼。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据《法华经见宝塔品》释迦佛说法时,多宝佛从地下涌出赞叹,分坐席=半与释迦佛与之并坐。
诞生像:表现释迦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形象,寺庙浴佛节时使用。为了供奉于水盆,一般多用铜铸,所见遗物以明清时代为多。
苦行像:表现的是释迦在开悟前在雪山修行的情形,造型上呈瘦骨形象,亦称雪山大士。
涅槃像:即俗称的卧佛,表现释迦佛圆寂的情景。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