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28年张学良主张东北易帜后,蒋介石十分高兴,而中原大战中张学良对自己的鼎力相助,更是让二人关系更加亲密。1936年12月26日,这一天张学良送蒋介石,一起抵达了南京,张学良没想到,从此开始了他长达54年的软禁生活,张学良的住房外,总有特务监视。时间到了1975年4月5日,这一天蒋介石去世了,张学良得知蒋介石去世是什么反应呢?
原标题:蒋介石去世的时候,张学良什么反应?
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在蒋介石的一生中,有几个人对蒋介石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人,第一是孙中山,第二是宋美龄,还有一位就是张学良。孙中山和宋美龄就不必多说了,一个是蒋介石的老大哥,领路人,一个是蒋介石的老婆,也是得力的助手。但张学良对于蒋介石来说,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1928年张学良主张东北易帜后,蒋介石十分高兴,而中原大战中张学良对自己的鼎力相助,更是让二人关系更加亲密。但这种情况在1936年却发生了改变,从中原大战以来,张学良和蒋介石的政见就相左,张学良主张“先攘外再安内”。
北伐时蒋介石曾在山东吃过日本人的亏,加上东北的情况,蒋介石对日本人也深恶痛绝,但还是坚持“先安内再攘外”。
1936年12月26日,这一天张学良送蒋介石,一起抵达了南京,张学良没想到,从此开始了他长达54年的软禁生活,张学良的住房外,总有特务监视。
从称霸一方的少帅,到沦为蒋介石的“阶下囚”,张学良心里的苦楚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张学良自己就从说过,“我的生命在1936年就结束了”。
其实,张学良也曾有过被释放的机会,那是1949年1月23日,东北方面有人联名向代理“总统”李宗仁提出,要求释放张学良,李宗仁也答应了。
可是蒋介石不干,尽管此时蒋介石下野,但各地的人还是听蒋介石的,蒋介石就曾授意陈诚,对释放张学良的要求“置之不理”,张学良当时也是白高兴了一场。
此后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比如张学良戴斗笠拿锄头的照片,就是在此期间拍摄的,昔日风花雪月的少帅,已经和一个农家翁没啥区别。
时间到了1975年4月5日,这一天蒋介石去世了,张学良得知蒋介石去世是什么反应呢?此时的张学良已经被蒋介石软禁了39年,已经不再年轻。
这一次张学良又失望了,他没有被释放,对蒋介石的去世他也没有窃喜,而是作为一个老友一样,去参加了蒋介石的葬礼。
在葬礼上,张学良的出现令所有人都感到了震惊,更令人意外的是,张学良还送上了挽联,“关怀之殷,有如骨肉:政见之争,有如仇雠。”共计16个字。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生活上,两人的情感就像是亲兄弟一样,但是在政见上,两个人就像是仇人一样。其实这句话也是对两人一生关系的总结,两人的关系一度非常密切,以兄弟相称,后来因政见不同,变为了仇人。
这个16个字可以说是字字心,回想中原大战时,1930年3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个大军阀联合讨蒋,唯独手握雄兵的张学良支持蒋介石。
从而改变了中原大战的结果,蒋介石赢得了胜利,此后张学良有东北易帜,当时两人关系非常之好,以兄弟相称,谁也不曾料想后来的事。
不过张学良后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 我送蒋先生去南京,即使被枪毙我也无怨无悔,后来蒋先生对我不错,没有枪毙,只是软禁。
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真正获得了自由,随后同夫人赴美生活,于2001年去世,享年101岁。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