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慧远法师简介

  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人。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的仕宦之家,卒于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世寿八十三。后由唐宣宗(公元810年-公元859年)追谥「辨觉大师」、南唐李先主(公元888年-公元943年)追谥「正觉大师」、宋太宗(公元939年-公元997年)追谥「圆悟大师」、宋孝宗追谥「等遍正觉圆悟大师」。其后期隐居庐山东林寺,首创与信众百人组织念佛团体,史称「白莲社」,专弘净土法门,被后世尊为莲宗初祖。又为别于隋代净影寺之慧远法师,后世以「庐山慧远」尊称之。

  慧远自幼聪明颖灵,喜读诗书,承袭儒风。十三岁,随舅舅令狐氏游学许昌、洛阳等地,博览六经群书,尤善老庄哲思,二十一岁,适逢名僧道安法师(公元314年-公元386年)在太恒山(今河北阜平北)立寺传教,便同弟弟一同前往,听其说法讲经后,始觉儒道的诸子百家之说,皆为毫无价值的言论(「儒道九流,皆糠秕耳」),唯有精深的佛理才是最高的真谛,于是与其弟从道安法师出家,学习佛教般若学。

  由于慧远具有儒学与老庄玄学的深厚学养,加上他对般若学说的精确理解,得到道安的高度评价,二十四岁,即登教席,开讲《般若经》。晋穆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慧远二十六岁,因旱灾蝗祸,贼寇兴乱,便随道安南下到襄阳潭溪寺,十五年期间,慧远朝夕承受道安教诲,佛学日益精进。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将领苻丕(354年―386年)攻陷襄阳,道安遭到拘禁,为续佛慧命,弘传佛法,道安遂遣散弟子。于是,慧远与弟慧持(公元337年-412年)、同学昙徽(公元323年——395年),率领弟子数十人南下,先至荆州,住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今广东东江北岸),太元六年(公元381年),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庐山清幽宁静,适合习心养性,便决定停留此地,始住龙泉精舍。由于求道者日增,精舍过狭,江州刺史桓伊(?——公元391年),应当时驻锡庐山西北麓香炉峰下的西林寺的慧永(道安的另一弟子)之请,在该寺的东侧另建寺院,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建成,号东林寺,四面环山,门临虎溪,尽得山水之美。慧远自此定居该寺,高居庐山,主持译经,修道弘法,率众行道,直至寿终。在慧远的言传身教下,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庐山僧团,成为当时南方佛教的中心,著名弟子有慧观(公元366年-公元436年)、僧济(生卒年不详)、法安(生卒年不详)、昙邕(生卒年不详)、道祖(公元347年-公元419年)等人,足以与当时北方规模宏大的罗什僧团(以鸠罗摩什大师为首)遥相呼应。

  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的渊博学识,以及持 *** 谨,不趋炎附势的德风道骨,使得当时的名儒贤达之士,莫不深敬摄服。他虽三十年未曾下过山,却与东晋上层社会与王侯士宦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积极从事各项弘法活动,将当时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法的名僧(佛驮跋陀罗、僧伽提婆)组织起来,翻译经典,使得毗昙学(即「阿毗昙」论典,梵语作abhidharma,译作「对法的说明」,尤指佛所说的内容,特别是《阿含》 )曾在中土盛行一时,《十诵律》得以在汉地相传;并遣弟子法净、法领远赴印度求取经典,更主动与当时北方著名的鸠摩罗什大师通信请益讨论佛学问题,促进了南北佛教的学术交流,二人的书信往来集录成《大乘大义章》。在足不出山的护法传教的庐山岁月中,虽帝王下诏也不迎见,送客也以虎溪为界的慧远,写下了大量的佛教著作,着有《庐山集》十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大乘大义章》)三卷、《明报应论》、《释三报论》、《辩心识论》、《沙门袒服论》各一卷及《大智度论抄序》等。

  慧远善于运用自己广博的儒道知识,他先以世典、再老庄,后以佛理为归趣的思想历程。主张宇宙万物真实的本性和本体,是永恒不变的法性的「法性论」,并以此根据进一步提出身形虽尽但神识不灭的「神不灭论」和「三报论」,强调报应有三种:即今生作业,今生受报的「现报」;今生作业,来生受报的「生报」;今生作业,经二生、三生乃至百千生才受报的「后报」,圆满说明为何现实生活中存在善人得祸,恶人得福的不公正现象,令众人信服。「沙门不敬王者论」,则阐论出家人对王权并无屈服之必要,沙门无需跪拜礼敬国主等学说,为中国传统儒道文化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的相互契合,做出不可抹灭的居中调节作用,从而建构起适合中国社会的佛教伦理学说,为佛教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他所倡导的三世因果报应和人死精神不灭的轮回转生说几乎家喻户晓,强化伦理价值与因果报应的统一性,成为在中国影响最大最深的佛教理论,并使得佛教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对日后中国佛教的教义礼制和政治原则都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

  他的净土思想是以《般舟三昧经》的念佛三昧为主,般舟意为佛立、出现,三昧即定,就是依念佛观佛(之相好圆满)而诸佛现前的三昧,是一种在定中见佛的念佛观,属于「观想念佛」。虽与后世净土宗大力提倡的「称名念佛」(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有所不同,但他以《般舟三昧经》的禅观修行方式,与刘遗民(公元352年-公元410年)、雷次宗(公元386年-公元448年)、周续之(公元357年-公元423年)等僧俗一百二十三人在佛前立誓,共结白莲社,昼夜念佛,是禅净共修的创始者,更开启中国结社念佛风气之先,故被后世尊为中国净土宗初祖。后经昙鸾(公元476年-公元542年)、善导(公元613年-公元681年)、少康(?-公元805年)等祖师的提倡,形成一大宗派,至今仍盛行北传佛教各个国家。他所提倡的立誓念佛,具有后期中国佛教净土宗发展的源头意义。

慧远法师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南宋曾经四次大规模北伐,是什么原因,让四次北伐四次失败?

    宋高宗时期不能说完全没有北伐,实际上,他在金军追击的过程中,集结各地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军队,是有过顺其自然式的北伐的。金军攻破汴京时,赵构因在外而幸免,后于1127年5月在应天府称帝,是为宋高宗。

  2. 【今日历史】5月12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3. ... 带领的中央纵队靠什么突破胡宗南20万人围堵

    核心提示:当时胡宗南的部队有20万人,而...带领的中央纵队只有800人,面临着...数十万大军的围堵和追击,最终化险为夷,其中情报部门的贡献功不可没。原中央顾问...会...,...中央调查部党委书记、...罗青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4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罗青长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4. 一则小故事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成美丽而又庄严。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由于皇帝没有办法决定到底哪一组人员的的手艺比较好,于是他就决定要给他们机会作一个比较。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而这两个寺庙互相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5. 【驴媚】的意思是什么?【驴媚】是什么意思?

    ★「驴媚」在《汉语大词典》第17718页第12卷917参见:驴媚

  6. 梦见鬼怪和我说话

    周公解梦梦见鬼怪和我说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鬼怪和我说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刘伯温为什么要挖诸葛亮的坟?

     刘伯温为什么要挖诸葛亮的坟?  民间常常流传着几句诗:  1、刘伯温所写: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意思是我伯温要比你诸葛亮强百倍。你诸葛亮再强,不过是三分天下,而我刘伯温却能一统天下。因此要挖诸葛亮的坟,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  1、刘伯温挖开诸葛亮的...

  8. 袁绍、刘表和曹操差距有多大?选继承人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荆木铜麓中国古代重视继承人的问题,甚至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语。其实,不仅「”无后”麻烦,选不好继承人更是麻烦。三国时期,群雄逐鹿,有不少原本实力强劲的家族,最后都在继承人问题上吃了大亏。一、袁氏家族袁绍起兵仓亭,被曹操大败后一病不起。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操想一劳永逸地把袁绍的儿子们全部击败彻底统一中国北方,但是在袁谭、袁尚两兄弟联手下,曹操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曹操

  9. 纹身墨水注入皮肤后会怎么样?

    虽然人们可能会花时间考虑穿在身上的是什么样的设计,但很少有人会考虑墨水一旦被注入皮下会发生什么。使纹身永久存在,一个纹身艺术家用数百个针孔刺穿皮肤。手术切除淋巴结后,医生们意识到,看似恶性的细胞其实是纹身墨水颗粒。为了调查这些副作用,Schreiver和她的同事们使用了几种不同的测试,来分析什么样的纹身墨汁会聚集在淋巴结中,以及任何损害可能会有结果。

  10. 很伤感的说说 蓦然回首,站在灯火阑珊处的早已不是你-感人的情话

    季节的转变,流年的浮华,那些人生路上的相聚与别离,便是生命里卷起又铺开的风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