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率领其部族几十万人由黄河东岸迁居到太行脚下、洹水之滨。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率领其部族几十万人由黄河东岸迁居到太行脚下、洹水之滨。「 ”殷商”时代开启。 273年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这片土地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 ”殷墟”。在古代典籍中「 ”殷墟”这两字时常出没,但它到底在哪里?王朝风韵隐埋,终成文化之谜。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9年秋,一位来自山东的古董商人匆匆地敲开了东城王府井大街锡拉胡同一座深宅大院的大门。 此院的主人非比寻常,他是满清王朝的一位显贵,时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今日的教育 ... ,主持着当时的最高学府。他不仅位高权重,而且精通上古夏、商、周三代铜器铭文,他就是王懿荣。 王懿荣像 古董商人小心翼翼的打开褡裢,轻轻的将东西取出放在桌上。出人意料的是,居然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旧骨头,王懿荣看罢有些失望。 商人不以为意,随手取出一片放在烛光下,又以放大镜置于其上。透过镜片,王懿荣在这看似不起眼的骨片之上,居然有影影绰绰的契刻的东西,形状奇怪,好似天书的奇异符号。这些符号疏密有致,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王懿荣越看越惊呀,完全被这些奇怪的图案吸引了,这些符号难道是一种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古老文字? 甲骨文 当时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文字记录在青铜器上,这些文字存在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时间里,因为文字的载体是青铜器,所以后人称这种文字为金文,意指流传于金属器物上的文字。 金文 金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在它出现以前,文字必然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化阶段。如今,这些骨片现身于世间,它们身上所刻画的会不会是早期原始的中国文字呢? 商人告诉王懿荣,这些奇怪的龟甲片出自药铺中,药铺正在把这些龟甲当作一味叫做「 ”龙骨”的药材出售。 于是1899年下半年,北京城的古玩界传出消息,国子监的王大人重金收购带字的龙骨,他开出每版「 ”价银二两”的天价。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懿荣就收购带字龙骨1500多片。 王懿荣翻开史料典籍,仔细对比观看「 ”龙骨”上的刻划。这些「 ”龙骨”上的文字与金文完全不一样:用笔纤细,多方折而少圆转。于是他将《尚书》中记载的「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与之联系起来,认为应该是殷商时期的文字。 这一结论,石破天惊,这将会直接将汉字历史上推到了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 正当王懿荣开始逐步解开甲骨上的秘密之际,中国发生了一场历史巨变。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仓皇出逃。时任京师团练大臣的他,城破,写下绝命词,服毒投井殉国,年五十五。 难道甲骨文不愿世人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王懿荣为官清廉,死后家境拮据,为了偿还债务,他的儿子王翰甫将这些有字甲骨全部出售。幸运的是,这些甲骨中的大多数转给了一位真正有志于甲骨文研究的学者。他就是王懿荣的好友刘鹗。 刘鹗像 刘鹗,就是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购买下这些甲骨,接过了研究甲骨的重任。此后,他又搜集了数千片甲骨。 1903年,刘鹗翻遍所藏5000多片甲骨,精选出1058片刻字较多的珍品,拓印成册。10月,饱蘸他心血的六卷本《铁云藏龟》终于印刷出版了。这是中国公开存录甲骨文字的第一部著作,开甲骨文研究的先河。使甲骨文第一次从私家收藏变成了向民众公开的文物资料。 《铁云藏龟》 在《铁云藏龟》中,刘鹗第一次提出甲骨文是「 ”殷人刀笔文字”的论断,为甲骨文正确划定了朝代,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然而,命运还是和他开了个大玩笑。此前,在1900年庚子国难中,为了赈济饥民,他曾向联军以低价购得太仓存粮,救济灾民,按说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不料,1908年,他却忽被以「 ”擅散太仓粟”等罪名流放新疆,住在一座寺庙的戏台底下,靠为人治病度日,于1909年8月凄凉去世。 从1900年发现甲骨文仅十年时间,研究甲骨的两位先趋相继惨遭噩运,离开人世,这里难道隐藏着一种诅咒和噩运? 刘鹗死后,他的儿女亲家罗振玉接起了甲骨文研究的大旗。 罗振玉像 罗振玉同样是一位大学者,他对敦煌莫高窟的石室文字、古代金石铭刻、汉晋简牍都有过深入研究。 罗振玉曾经协助刘鹗编撰《铁云藏龟》,虽然他也认定此为「 ”殷人刀笔文字”,但是这些甲骨到底来自于哪里?因为只有弄清了出土地点,才能明白这些有字甲骨的背景和来龙去脉。 一直以来,古董商为了垄断甲骨市场,对甲骨的出土地点往往秘而不宣,所以无论是王懿荣还是刘鹗,都不知道甲骨出土的准确地点。 1908年,距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整整10年之后,罗振玉终于从一个古董商人的嘴巴里,掏出了甲骨的出土地:河南安阳城西北五里处,洹河边上一个叫小屯的村落。 洹河边?《史记》所说的「 ”洹水南殷虚上”,以及唐人《史记正义》所说的「 ”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冢殷虚”。经过研究,罗振玉很快得出结论,小屯就是商代晚期最稳定、最长久的都城遗址殷墟的所在地。 1911年,罗振玉派其弟罗振常等人动身前往安阳,寻找、搜购甲骨。此时,安阳,成为破解甲骨之迷最重要的一环。 安阳殷墟遗址 根据罗振玉的吩咐,其弟此行不仅弄清了甲骨出土地殷墟的准确位置,还在小屯展开了大规模的收购行动,共收购甲骨1万件之多。 罗振玉一下子成为中国收藏甲骨最多的人。后来,罗振玉搜集甲骨数以万计,先后出版多种专著,当仁不让地成为甲骨学最早的权威。 然而,其渊博学识并没有帮助他与时俱进,满清国破后,他投身日本傀儡溥仪「 ”主政”的满洲国,担任曾任伪监察院长及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于1940年5月14日卒于辽宁旅顺,可谓晚节不保,令人叹惋。 《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比罗振玉小11岁,两人关系密切,亦师亦友。在罗振玉研究甲骨文的基础上,王国维已经在试着以甲骨文为工具研究殷代的历史了。 王国维像 1917年,王国维发表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实了从来没有被证实过《史记·殷本纪》所记的殷代世系。并根据甲骨文研究写出了《殷周制度论》,将甲骨文的研究推向当时的最高峰。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王国维还是延续了甲骨文大师们难逃的悲惨命运,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 难道甲骨文所夹带的 ... 伐之气还没有消散?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28年,就在王国维 ... 的第二年,刚刚成立的「 ”中央研究院”开始对殷墟实行科学发掘。在1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中,最大的收获,当属1936年发现的甲骨窖穴了。 甲骨文呈现给我们的商代,有着司母戊大方鼎的华贵气韵,有着妇好墓出土文物的精美大气,更有着早期青铜时代的自然与神秘。 「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这些美丽的诗句,提醒着一代代华夏子孙,不要忘记我们的先祖曾经创造的辉煌。
本文标签:甲骨文王懿荣罗振玉文物考古王国维刘鹗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