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 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 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 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史记·晋世家》载:「 ”(穆侯)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众袭殇叔自立,是为文侯。”鉴于有这个篡位夺权的殇叔,加上随葬品上「 ”晋侯家父”铭文未查到是谁,当时便将殇叔墓位置排成了晋文侯及夫人墓。 该组墓的特点是:侯墓m93为南北两条墓道,夫人墓m102不带墓道;m93随葬品有:铜鼎5,簋6,壶2,盘、匜各1,明器有鼎、簋、尊、爵、盘等八件,两方壶上有「 ”晋侯家父”铭文和16枚编钟等;夫人墓m102有鼎3,簋4,盘、匜、壶各1件;明器有鼎、簋、盉、觯、爵、方彝各1件。 因《尚书》记载晋文侯夫人为晋姜,这里使人颇感疑惑:晋姜夫人作为大国女子,深受尊宠,其随葬品不仅少了些,且墓葬还没有墓道。雄才大略,赞誉颇多的一代英主晋文侯,其墓葬规制也显得小一些。这些都好像有些不合常理。 而在疑似晋文侯的羊舌村m1/m2中,m1椁室内棺材被毁,墓主人头骨弃置于椁室西南角,其上身的玉组佩被盗扰,下身的玉组佩保存完好。残存着玉璜组佩、大玉戈、大玉璧、扳指、踏玉、金腰带、扳指、踏玉、金腰带饰件等。玉器 ... 精美、大气,大玉戈、大玉璧当时均是权力的象征。m2整体被扰动多次,仅在椁室内土中见到数件小玉器,几乎没见到铜礼器残渣。不能进一步说明墓主人的身份。 晋姜鼎与大师氏姜匜的启示 2006年发掘的羊舌大墓,该组墓均是规模宏大的「 ”中”字形大墓,有南北两条墓道;m1南北长6.7米、东西宽6.5米,北墓道长15.1米、南墓道长26.5米,全墓总长48.3米。M2建制与m1极其相似,只是在规格上比前者略大。该组墓规制超过了曲村墓地的最大的墓葬,也是目前山西发掘的两周时期最大的墓葬。其次是该墓祭祀非常丰厚,前后有250余处祭祀坑。特别是在早期晋侯墓中,已很难找到陪葬的殉人,可这里除有祭祀的马、牛,猪、羊骨外,还有十具人骨。在组墓东面15米处,是一座大型车马坑,其为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23.3米、南北宽11.5米,面积略小于北赵车马坑中最大的车马坑。此时专家们眼球一亮,这里才符合晋文侯夫妇的墓葬特征,才应该是晋文侯墓葬。 鉴于晋文侯夫人为晋姜,周朝早中期,最受尊崇的婚姻就是与齐国联姻。齐国也注重以婚姻方式与诸侯结成政治联盟;齐与晋国联姻的有唐叔虞、晋穆侯、晋文侯、晋文公等。齐姜女子以其内外兼修的素质倍受敬仰。《鄘凤·桑中》有:「 ”谁云思之,美孟姜矣。”《郑风·有女同车》有:「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当时还有这样的诗句:「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陈风·衡门》,可见齐姜女子已成为公认的佳偶。 传世的「 ”晋姜鼎”铭文 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中,曾记载其时有晋姜鼎流传,是为晋姜的陪葬之物,可器物已无迹可寻,仅留有铭文传世。专家认为,晋姜鼎能在北宋以前现世,传世的青铜器多是出自墓内。m2被毁时间大约在汉之前,如果m2是晋姜墓,晋姜鼎被传世也符合常理。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m1、m2南边和西南侧,还清理了15座陪葬墓,这些陪葬墓大小不等,多数陪葬墓都有陶鬲、铜礼器、玉覆面、小型玉组佩或玉串饰。在m5小型墓中,出土了青铜匜、鼎和盘。这件青铜匜就是大师氏姜匜。大师氏姜也是姜姓女子,既是姓姜女子又在晋文侯组墓有器物,可见她与晋侯公族及晋姜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嫁女并非只嫁女子一人,还要陪嫁仆人。而仆人中既有男人,也有女人。 羊舌大墓的诱惑 按这些迹象推测,毁墓或许就在下葬后不久的时段内。因当时随葬的铜礼器还保存完好,毁墓者将棺椁间青铜礼器尽数搬走,但将玉器毁坏后随意弃置。推测这种毁墓不是一般的盗墓,可能是一次有组织的行为,甚至可能与复仇有关。 传世的晋姜鼎为春秋早期铸器,其铭文共121字,《晋姜鼎铭》大意是:文侯继娶之妻晋姜参与了平定王室祸乱的战争,后来又征繁阳原,对淮夷进行征伐。文侯时强盛,但此时居于曲沃的文侯弟成师也逐渐强大起来,偪迫着绛。这才使得晋姜发大愿要「 ”嗣朕先姑君晋邦,用召匹台辟,敏扬厥光剌(烈),虔不坠。”立誓要效法其先姑君临晋邦,辅佐文侯,发扬其光烈,使其名声不坠于地。 曲村晋侯墓地位于羊舌墓地的西北方向,两者间的直线距离为五公里。曲村墓地的墓向是北偏东,羊舌墓地的墓向是北偏西,方向正对着前者,这说明了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似乎告诉人们,两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羊舌墓地就是曲村墓地的继续。 综合上述信息,结合晋国发生在两周间的历史状况,负责羊舌墓地考古的省考古所吉琨璋领队认为,羊舌墓地m1墓主人,很可能就是晋国的一代名君晋文侯。 晋文侯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35年(公元前780—前746),挟辅周平王东迁,有周室再造之功。按常礼,他自然应该享受更高级别的墓葬,羊舌墓地m1的葬制也与他的丰功伟绩相符。 晋文侯死后晋国内战迭起,最终庶系代嫡,其墓地被毁也许与这段历史有关。虽然这个结论还缺乏文字证据,但已经有不少迹象促使人们在思考这些问题。 自2006年羊舌大墓发掘以来,羊舌村这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村子,就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左传释例》记载:羊舌古姓源于一桩盗羊案。某人偷了乡邻一只羊,为了不让邻居季果举报,他给季果送去一颗羊头。后来东窗事发,盗羊贼硬把季果拉进去,说是季果与他一起干的,还吃了他的羊头。季果分辨说,羊头是盗羊人主动送来的,他已将羊头埋在地里。官府人员扒开土层,果然看见并未腐烂的羊头,而羊舌头竟然栩栩如生。季果以清白之身洗清了官司,后来便以羊舌为姓氏,他的后人还做了晋国高官,使羊舌的名字也留传下来。 曲沃代翼的历史背景 曲沃代翼的过程大致是:公元前745年,文侯刚死,早在曲沃经营多年的成师,此时已有取晋翼之势。文侯之子昭侯危不自安,被迫封成师为曲沃伯。公元前739年,晋国叛臣潘父 ... 死晋昭侯,准备迎成师入翼。晋人又 ... 死潘父,立昭侯之子姬平为晋孝侯;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玉龙 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进攻晋翼, ... 死晋孝侯。晋军又击败庄伯,立孝侯之弟姬郗为晋鄂侯; 公元前718年,曲沃庄伯率郑国、邢国攻晋,晋鄂侯奔随。周桓王派虢公率军击庄伯,立晋鄂侯之子姬光为晋哀侯; 公元前709年,曲沃武公伐晋, ... 晋哀侯。晋人立晋哀侯之子姬小子为小子侯;公元前706年,曲沃武公攻入翼都, ... 小子侯。至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遂尽以其宝器赂献周厘王。周厘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 从上述情况分析,至少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还是有墓葬的。如果羊舌m1/m2是晋文侯,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墓葬也应在羊舌墓地。果然,考古人员在m1/m2大墓西侧,已探明还有三组墓。该三组墓葬的发掘,则很可能解开晋侯疑冢之谜。
本文标签:曲沃晋文考古汉朝文物曲沃代翼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