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一个让人钦佩,让人敬畏,又让人厌恶的名词,说起它,所有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三国时期的曹操,其实在曹操之前的500多年里,还有一个人,可以称为当世奸雄,他就是孟尝君,田文。

奸雄!一个让人钦佩,让人敬畏,又让人厌恶的名词,说起它,所有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三国时期的曹操,其实在曹操之前的500多年里,还有一个人,可以称为当世奸雄,他就是孟尝君,田文。 田文是「 ”战国四公子”之一,这「 ”战国四公子”乃是战国时期,那些招揽人才最多的几位大佬,为什么招揽人才呢?因为秦国日益强大,其他几国的贵族们为了避免亡国之祸,而开始寻找人才,这种做法被称为「 ”养士”。 这其中,养的最多的四个,就是「 ”战国四公子”,他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而这四个人里,又属孟尝君田文人品最差。 「 ”养士”良莠不齐,目的不纯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 ”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 司马光直接点名孟尝君,说他是奸雄,这司马光一点名不要紧,他可是史官!什么人被他臭上那么一笔,往后的成百上千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就不要想着翻身了。 至于司马光这么臭孟尝君,是因为他「 ”养士”什么人都养,通俗点说,就是无论是乞丐还是罪犯、贼寇,孟尝君都以礼相待,一视同仁。 孟尝君剧照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吏,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 这段史料里,不仅讲出了孟尝君招揽罪犯,还讲出了他收买人心的手段,也就是一视同仁,待遇与自己相同,还照顾这些人的亲友,诸位可不要小看这三点,这样高明的手段让天下人纷纷都来投奔他。 按理说,如此礼贤下士的人,就算「 ”养士”良莠不齐,那说不定真的是心胸宽广呢,司马光也不能这样说他呀,其实司马光这样说孟尝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 ”养士”目的不纯。 他不管什么人来投奔他,他都来者不拒,这样就彰显出了他的贤名,方便了他的仕途之路,终于有一天,秦昭襄王嬴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许他相国的位子。 而孟尝君居然动心了! 秦昭襄王嬴稷 要知道,「 ”养士”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不受侵犯,可是身为齐国人的孟尝君却对嬴稷的许诺动了心,任凭那些门客们百般劝阻,他最后还是去了。 这说明他「 ”养士”,并不是为了什么国家大义,而是为了一己私利,这也怪不得司马光 ... 他。 鸡鸣狗盗,屠灭一县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派孟尝君出使秦国,去了秦国之后,秦昭襄王嬴稷拜他为相国,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年,就有小人进谗言,嬴稷又是多疑人,于是把孟尝君给软禁起来了。 《史记》载: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 ”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 这一下,可把孟尝君给难住了,整日愁眉苦脸不知所措,当时有门客献计,原来孟尝君来秦时,曾献了一张珍贵的白狐裘,有门客建议将其偷出来给嬴稷的宠妃,然后让这宠妃吹吹耳边风,这事情就好办了。 孟尝君当即拍板!他养的那些门客不少都是偷鸡摸狗之辈,干这行不在话下,于是那门客装成狗潜入皇宫盗出了白狐裘,献给了嬴稷宠妃,孟尝君果然被释放。 在出城门时,他手下门客又学鸡叫,骗守卫开了城门,孟尝君这才逃之夭夭!(按照当时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 《史记》载:孟尝君患之,遍回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 ”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 平原君 孟尝君狼狈逃窜之后,又屁颠屁颠去了赵国,这老小子在赵国可风光了一把,与孟尝君同为「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就在赵国,被平原君一顿吹嘘之后,孟尝君走路都有点飘了。 赵国的百姓们听说孟尝君来了,都想见见这个贤名在外的人物,结果一看,心目中那个魁梧的男人,居然是个小矮子。 这一下把孟尝君嘲笑的不行,孟尝君恼羞成怒,派自己的手下把整个县的百姓 ... 了。 《史记·卷七十五·列传第十五·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 ”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 ... 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看看吧,在历史上的英雄们,都以外号为「 ”小孟尝”而自豪,比如秦叔宝、柴进等人,可现在这么一看,孟尝君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辱没了后世那些英雄的威名。 他不仅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大义,还令手下人做出偷盗之事,甚至还丧心病狂的屠 ... 百姓,这样的人,岂能称得上「 ”公子”二字?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攻打母国,不忠不义 回到齐国之后,齐王因为愧疚,所以让孟尝君做了相国,可这家伙越来越狂妄,到最后导致齐国百姓,只知道有孟尝君,而不知道有齐湣王。 此时,齐湣王感到孟尝君的威胁,便将他赶到了魏国,这里齐湣王原本是可以下死手的,只不过他没有把事情做绝! 齐湣王剧照 可孟尝君跑到魏国后,为报复齐湣王,竟然纠结秦魏燕赵等国连兵攻齐,迫使齐湣王逃难至莒城并死在那里,而齐国也差一点亡国。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后齐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闵王亡在莒,遂死焉。 孟尝君田文连自己的国家都灭,可谓是心狠手辣到了极致,称他是枭雄一点也不为过,像他这样的人,最后的结局自然不会美好,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孟尝君封地)。 纵观孟尝君田文的这些污点,就越来越觉得司马光的评价是正确的,世人只知孟尝君「 ”养士”三千,胸怀宽广,却不知他狼心狗肺,丧心病狂,人品最差。
本文标签:战国历史三国奸雄司马光中国历史田文平原君秦朝西汉战国时期周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