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有关于臧克家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如何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人物轶事>与闻一多>得一知己,可以无憾>臧克家与闻一多的相识是在青岛,那是1930年的夏天。臧克家是青岛大学英文系的新生。开学之后,臧想转到中文系,就去国文系主任办公室找闻先生。当时有几个学生都想转,问到臧时,先生问:“你叫什么名字?”“臧瑗望”(臧是借臧瑗望的文凭考入青大的)。“好,你转过来吧,我记得你的《杂感》”。就这样,臧以《杂感》中“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诗句见之于闻一多先生了。>>此后,臧克家读了闻一多的《死水》,便放弃了以前读过的许多诗,也放弃了以前对诗的看法;觉得如今才找到适合自己创作诗歌的途径。>对《死水》,臧克家几乎全能背诵,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对臧的诗,闻是第一个读者。一次暑假,臧克家把自己的《神女》寄给老师,寄回来时,在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上有了红的双圈,让臧克家高兴得跳了起来!>1932年夏天,学校里发生了 ... ,是为考试制度定得太严,同学们把责任全推到闻先生身上,有些人写打油诗 ... 他,他泰然处之。暑假之后,他便转到清华大学去了。他在给臧的信中说:“学校要我做国文系主任,我不就,以后决不再做这一类的事了,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1932年六月底的一天,臧到清华园去看闻先生。闻住着一方楼,一个小庭院,四边青青绿草,一片生趣。还是那样的桌子,还是那样的秃笔,还是那样的四壁图书。桌上的大本子已经不是唐诗、《杜甫交游录》,而是“神话”一类的东西了。这时的闻一多不再写诗。“七七”事变,使臧再访闻先生的事成了泡影。七月十九号臧离开北平,在车站上碰遇到闻先生一家。臧在德州下了车,辞别了闻先生——是永远辞别了他。>以后,臧一直在战地上跑,偶尔在画报上看见闻先生的照片,胡须半尺长,成了清华有名的四大胡子之一。臧每隔一年半载就给先生写封信,以表怀念之情。后来,闻终于回了一信。臧自是十分惊喜。劈头第一句:“如果再不给你回信,那简直是铁石心肠了。”信中对臧想到闻身边工作写道:“此间人人吃不饱,你一死要来,何苦来。乐土是有的,但不在此间,你可曾想过?大学教授,车载斗量,何重于你。”>这时候,关于他的生活困苦,臧已有所闻,为了补贴生活,他给别人刻图章,另外还给一个中学改国文卷子,但他不愿意别人知道这些。>关于他的学术以外,他写道:“近年来,我在'联大'圈子里声音喊得很大,慢慢我要向圈子外喊去。”他在昆明领导文化运动,为民主而战,他像一面大旗,引导着千千万万的青年。他呼喊的波浪,已波及全国。他已经不是孩子的父亲,学生的导师,而是四万万人民的闻一多先生了。但也由此引起官方的不满。>报纸上刊出了教育部解聘他的消息。许多朋友声援他,向他致敬。臧写了《擂鼓的诗人》,以示 ... 。闻在回信中写道:“你在诗文里夸我的话,我只当是策励我的。从此我定不辜负朋友们的期望。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而闻竟死在了暗枪底下。这枪是无声的、卑鄙的;而他的呼声却是响亮的。他的血流在了他工作多年的昆明的土地上,他为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永恒的。>与季羡林>臧克家,1905年10月生于山东省诸城县臧家村;季羡林,1911年8月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二人同为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尽管臧克家长季羡林6岁,但两人同为齐鲁同乡,又系中学同学,志同道合,有着真挚醇厚的友谊。>>1946年,臧克家到南京国立编译馆去看望老同学李长之,恰好季羡林在,在这里臧克家第一次见到季羡林。他们一见如故,倾心交谈。当时给臧克家的印象是,季羡林虽然留学德国10年,但身上毫无洋气,衣着朴素,本真敦厚,言谈举止,依然带着山东人的气质和风度。这使臧克家油然而生敬意。>一周后,臧克家到了上海,担任《侨声报》副刊主编,居虹口东宝兴路138号报社宿舍。说来有缘,季羡林亦步尘而至。他带来了五六大箱书,与臧克家住在一起,或席地而坐,或抵足而眠,一盏“泡子灯”照着两人彻夜长谈。>1949年春,臧克家从香港来到北平,和季羡林重又相见。当时,季羡林住翠花胡同,此处是北京大学的宿舍区,臧克家则住笔管胡同,两人时常互访。季羡林住的是两间西房,几架书籍,占去了屋之大半。院落廓大,杂树阴森,古碑数幢。臧克家每至此地,不乏荒漠凄冷之感。季羡林却并不感到寂寞,反而以为环境悠远清静,正宜读书。>上世纪50年代初,臧克家到济南参加人代会,恰遇季羡林在家(此时季羡林已被北京大学聘为东语系主任),乃往访。季羡林热情地留臧克家在家吃饭。饭罢,季羡林推心置腹地对臧克家说:“我准备申请加入中国 ... ,更好地为党做事,你看我条件行吗?”>臧克家听了很受感动,当即说:“咋不行呢,你多年来工作出色,党和人民都信任你,你应该写申请书!”>季羡林高兴地点点头,果然按臧克家说的去做了。>粉碎“四人帮”后,季羡林肩上工作负担繁重,社会 ... 越来越多,一时竟达30余项。1979年,臧克家至八宝山参加游国恩先生追悼会,以为一定能够与季羡林相逢,结果季羡林未到,这使臧克家觉得惊异。思及季羡林极重友情,又办事认真,更何况是治丧 ... ,何故缺席呢?后来见面问及此事,季羡林幽默地对臧克家说:“那一天,比较重要的会议有三个,只好向逝者请假告罪了。”>因为工作之需,季羡林经常出国。出国前总免不了先告知臧克家一声,打 ... 或写信。出国归来,又总是带点外国“小玩艺儿”送给臧克家,以作纪念。有一次,他要到非洲去,对臧克家说,飞机一翅子十万八千里,在短短的几天里要跑七八个国家。大约在1951年前后,他去印度,回来带给臧克家一束孔雀翎毛,20余支,臧克家保存了40余年,翠色未变。季羡林由国外回来,又总喜欢写几篇散文,发表在报刊上,记叙和描写出国访问的状况,真挚诚恳,富有文采,臧克家读后颇觉耳目一新,便给季羡林写信,希望他多写一些。>1978年前后,臧克家见到季羡林,见季羡林头发半白;1980年再次会面,已满头白雪。于是臧克家顿生感慨,随即赋诗一首,赠给季羡林:>年年各自奔长途,>把手欣逢惊与呼!>朴素衣裳常在眼,>遍寻黑发一根无。>季羡林读了臧克家的赠诗,复函称赞:韵味无穷!>臧克家又回信对季羡林说:“你的头发虽然全白了,但却精力充沛,工作劲头十足啊!”>>20世纪80年代,每逢春节、正月初一或正月初二日,季羡林总会到臧克家处拜访,老友相聚,欢度节日,滔滔话语,似长江流水不绝。>获得荣誉>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0年8月,他主编的《 ... 诗词鉴赏》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和第五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1年10月,获 ... 颁发的 ... 特殊津贴。>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1月,同年12月,获第七届今世缘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曾经写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物评价>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被誉为“农民诗人”。>臧克家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在七十余年创作生涯中,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他都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文学的发展,热忱讴歌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短诗和长诗、新诗和旧诗、散文和随笔、评论和书信、小说和杂感等多种体裁写出了七十余部著作。他积极倡导作家深入生活、反映时代,大力提倡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和艺术上的探索创新。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爱护中老年诗人,热情培养青年诗人。他见证了我国新诗从诞生到发展的全部历史,对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臧克家的一生是不懈追求光明的一生,是自觉地表现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勤奋笔耕、呕心沥血、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一生。他思想敏锐、爱憎分明,善良正直、乐观豁达,作风正派、文风朴实,平易近人、襟怀坦荡,生活俭朴、严于律己。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无私地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文学事业。>臧克家先生于2004年逝世后安葬于北京万佛园华侨陵园。>臧克家的逝世,使中国的文学事业失去了一位巨匠,使当代诗坛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使我们大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一位心系群众的模范。我们将永远学习他,怀念他,追悼他。臧克家在我们心中!>他的作品《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收录在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他的作品《有的人》收录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和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0课。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于臧克家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如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闻一多为她痴迷,徐志摩为她着魔,她是谁?为何如此厉害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和痴迷惊艳了时代,闻一多的更是才华横溢,试想被这两位大才子爱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俞珊,一位民国艺术家却享受到了被两位大才子的倾慕。她的祖父俞明震,是前清的翰林,曾经担任过江南水师督办,是鲁迅的恩师。她的父亲俞大纯,在德国留学期间和陈寅恪是同学。

  2. 中国教育史上的「 ”珠穆朗玛峰”:只存在八年,却一直在人们心中

    物道君语:真正的好大学,不在有大楼,而在有大师。

  3. 季羡林珍贵书信流入旧货市场

    季羡林珍贵书信流入旧货市场青年画家荣宏君向本报透露,他近日在石景山北方旧货市场购得国学大师季羡林的部分出版合同和近百封书信,包括红学家周汝昌,诗人臧克家,学者汤一介、袁行霈、吴组缃、饶宗颐等人写给季老的书信。季承对此非常震惊,表示将彻底追查此事,或将求助警方。家属要追查流失物品昨晚,季羡林之子季承先生看了部分信件和合同。

  4. 季羡林:保护下失去自由的国宝

    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中给先生的颁奖词。

  5. 陈梦家: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

    从前人留下的稀少的只言片语看,陈梦家才情高、学问好,风流潇洒,是古史界少有的美男子。陈梦家从不遮掩性情中放荡不羁的风流。陈梦家授课,也是“姿态十足”。这无疑是陈梦家人生中最后一段逍遥岁月。其时,昔日恩师闻一多,早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66年,陈梦家被批斗。

  6. 季羡林经典语录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7. 季羡林太祖太宗那套英雄史观不是历史的真相

    将来讲历史啊,不管在高中还是大学,把中国通史讲完了以后,再讲一个历史的真相问题。人民创造历史,这个谁也不能否认,事实就是这样子的。此外,中国的士与中国的侠,是不能分开的。

  8. 中国著名诗人臧克家简介 他早年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臧克家的祖父和父亲都爱诗。>>大约在八九岁的时候,臧克家上了私塾,12岁的时候上本村的初级小学校。臧克家和同学们跟着他打着小旗到街头去宣传,还到商店去检查日货,登记封存、没收日货。“超然台”是臧克家时常登临的地方。“高小”三年毕业,当中因为丧父休学,臧克家推迟了一年毕业。>在全班中,臧克家的国文成绩是数一数二的,他的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的好评。在学校里,臧克家如饥似渴地读着许多新出版的书。

  9. 有关于臧克家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如何

    臧克家是青岛大学英文系的新生。他呼喊的波浪,已波及全国。二人同为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尽管臧克家长季羡林6岁,但两人同为齐鲁同乡,又系中学同学,志同道合,有着真挚醇厚的友谊。这使臧克家油然而生敬意。后来见面问及此事,季羡林幽默地对臧克家说:“那一天,比较重要的会议有三个,只好向逝者请假告罪了。”有一次,他要到非洲去,对臧克家说,飞机一翅子十万八千里,在短短的几天里要跑七八个国家。

  10. 臧克家的个人成就有哪些 他主要的作品及格律诗有哪些

    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仅此一首,“农民诗人”臧克家的成就不需再置一词了。>臧克家非常强调只写自己熟悉的,这是他的现实主义的很大的特点。1942年他完成了《泥土的歌》——这是臧克家除了《烙印》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诗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臧克家的诗是酝酿于抒情之中的哲学,是哲学的诗。

随机推荐

  1. 梦见孩子唱歌

    周公解梦梦见孩子唱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孩子唱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佛寺灵光(图文)

    木鱼是有灵性的鱼。它在佛的光辉下充满吉祥。即使很穷的人民,她也要省下一瓶油,献一份功德,献一份爱心,献一份光明。而那些献身佛法的高僧大德,他们把自己变成一盏灯,照亮大千世界。暮鼓晨钟,在佛的.世界里传送着春夏秋冬的旋律。阳光下的僧侣法喜充满,安祥而有威仪。他们在这高高的庙堂之上,沐浴佛法的光辉,念一声佛,心中充满信念;念一声佛,浑身涌起力量;念一声佛,祈求众生得离苦;念一声佛,保我国运昌盛民安康。

  3. 水利专家王景是如何治水的?王景治黄河千年无患!

    王景治黄河千年无患!>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景,曾经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而被载于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成就之大。永平十二年(69年)春,汉明帝召见王景,派他治理黄河、汴渠。>>图王景治理黄河线路>王景治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得到很高的评价,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

  4. 内助之贤成语故事_成语“内助之贤”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内助之贤nèizhùzhīxián 【释义】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 【出处】 【主人公】晏婴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故事】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云长不满六尺(相当现在四...

  5. 历史感应统纪语译

    (殷本纪)(语译)殷朝自盘庚中兴以後,经过八传,由武乙继承王位。武乙荒唐狂傲,暴戾无道。臣民怨恨,但不敢表露。先命人造一偶像当作天神,以能分胜负的游戏,和天神一决胜败,派一人代表天神,结果天神不能获胜,便认为天神无能,於是用刑戮加以侮辱。後来武乙到黄河渭水之间打猎,突然乌云密密布,雷电交作,终遭暴雷震击而死。武乙在位不过四年而已。

  6. 英文唯美爱情句子-感人的情话

    十三、Theheartthatoncetrulylovesneverforgets.真挚恋爱过的心永不忘却。

  7. 反腐倡廉的“四菜一汤”是谁发明的?

    生身贫苦、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一天,适逢皇后的生日庆典,朱元璋趁众位大臣前来贺寿之机,有意摆出粗菜淡饭宴客,以此警醒文武百官。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席既是榜样,谁若违犯,严惩不贷”。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便从宫内传到民间。

  8. 孝顺的人都很发达

    孝顺的人都很发达我认识一位学佛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退休。那晚她感慨,在医院里阅人无数,发现,那些孝顺父母的都境遇都不错,事业发达,反之那些混得差的,都是不孝父母的。在他的带动下,他妻子也对老人很好。>不孝的人都很穷困>我的一个亲妹妹,很自私,什么总是先为自己考虑,不管父母。>上天有厚生之德,最喜欢人厚道孝顺了,这样的人即使身处绝境也会有天护佑的,以后能起死回生,发达振兴也就不奇怪了。

  9. 微信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要勉强自己,更不要伤害自己的心!因为善良,所以才不要等不该等的人,不能伤不该伤的心。但始终为它害,无由扑跌,与烦恼交握,堕于黯无尽日的因果。其实想想看,没人在乎你一路上的表情是否受欢迎,大家真正关注的,是你是否真正走到了终点。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10. 简约日式装修风格 日式风格装修搭配介绍

    日式装修风格日本和式建筑,又称“和样建筑”或“日本式建筑”。简介日式风格又称和风、和式。日式风格装修搭配日式装修要注意防潮:建议在铺地板之前,在地上先打龙骨,使之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日式装修好像田园风格一样,注重与大自然相融合,所用的装修建材也多为自然界的原材料。

返回
顶部